陸 蓉
(武漢輕工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湖北武漢 430023)
目前評定橋梁承載力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是進行靜載試驗[1]。橋梁靜載試驗一般采用汽車荷載在指定位置對橋梁進行加載,測試其在試驗荷載作用下的應變(應力)、撓度等,并對橋梁狀況進行檢查,從而了解橋梁結構在靜載試驗荷載作用下的工作狀態和受力性能,判斷橋梁結構實際承載能力,評價其在設計使用荷載下的工作性能。一般來說,實驗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測量結構控制截面在試驗荷載作用下的豎向位移(撓度),對梁體的剛度進行校核;
2)測量結構控制截面在試驗荷載作用下的正應力、剪應力(應變),對梁體強度進行校核;
3)測量結構控制截面在試驗荷載作用下的橫向分布系數[2],對各梁間的橫向連接情況進行校核;
4)測量卸載后結構的殘余應變及變形;
5)觀測橋梁結構在加載過程中是否有裂縫產生。
其中,其靜載試驗效率按式(1)計算:

其中,ηq為靜載試驗效率,靜載試驗效率在0.85~1.0之間;Sstat為靜載試驗荷載作用下,某工況控制截面內力計算值;S為不計沖擊系數的控制荷載作用下,某工況控制截面最不利內力計算值;(1+μ)為設計計算取用的沖擊系數。
在試驗的過程中,為保證試驗安全,試驗要預設試驗終止條件,一般情況下出現以下情況立刻終止試驗:
1)各級荷載作用下,實測值大于理論計算值(加載前進行合理分級,并計算每級荷載作用下的撓度值與應變值)。
2)梁底出現受力裂縫。
3)各級荷載作用下,實測撓度出現非線性增加。
4)加載達到預設最大荷載。
武漢市外環高速公路與京珠高速公路交叉的東西湖互通E匝道橋,橋梁全長1 420.00 m。本次試驗對象為該橋主橋30 m+50 m+30 m連續鋼箱梁,主梁橫斷面為單箱單室結構,“T”形截面,中部梁高1 850 mm,下部寬6 000 mm。頂板及底板均設有槽形加勁肋,箱梁兩側設板式加勁肋。橫隔板間距約1 m~3 m。本次試驗對選取的試驗跨第48跨(邊跨)和第49跨(中跨)進行了橋梁荷載試驗,以檢驗橋梁結構實際承載能力[3]和工作性能是否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
2.2.1 測點布置
本次靜載試驗共布置4個測試截面,各測試截面布置見圖1,梁體各測試截面應變測點布置圖見圖2。撓度采用精密水準儀、電子百分表等儀器觀測,以互相校核,布置圖見圖3。由于圖幅關系,其中C,D截面省略。

圖1 東西湖樞紐互通E匝道橋靜載試驗截面布置圖(單位:cm)

圖2 東西湖樞紐互通E匝道橋梁體各測試截面應變測點布置圖(單位:cm)

圖3 東西湖樞紐互通E匝道橋梁體各測試截面撓度測點布置圖
2.2.2 加載工況
本次靜載試驗共設置七個測試工況,本文取其中四個,詳見表1。

表1 靜載試驗加載工況一覽表
各工況加載輪位布置如圖4~圖7所示。
工況一:A—A截面最大正彎矩中載效應。
工況二:A—A截面最大正彎矩偏載效應。
工況三:B—B截面最大負彎矩中載效應。
工況四:B—B截面最大剪力中載效應。
以上測試內容為A—A截面及B—B截面各測點的應變或撓度,同時觀測關鍵受力截面是否有裂縫出現。其荷載效率系數分別為 91.4%,91.4%,92.4%,97.3%。
2.2.3 應力應變測試結果及分析

圖4 工況一輪位布置示意圖(單位:cm)

圖5 工況二輪位布置示意圖(單位:cm)

圖6 工況三輪位布置示意圖(單位:cm)

圖7 工況四輪位布置示意圖(單位:cm)
對于A—A截面來說,工況一與工況二就是中載效應和偏載效應的不同。在中載作用下A—A截面主梁梁底實測最大拉應變為123 με,其結構校驗系數為0.90。在偏心荷載作用下A—A截面主梁梁底實測最大拉應變為147 με,其應變校驗系數為0.95。而兩者各測點的實測應變值均小于計算值,工況一應變校驗系數在0.82~0.95之間,表明試驗跨梁體抗彎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工況二應變校驗系數在0.93~0.99之間,應變校驗系數及相對殘余應變滿足《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程》的要求,表明試驗跨梁體在加載過程中處于彈性工作狀態,梁體抗彎強度滿足要求。值得說明的是工況一殘余應變值整體漂移,說明外界環境對試驗數據有影響。在對稱荷載工況三作用下B—B截面主梁翼板實測最大拉應變為15 με,其應變校驗系數[5]為0.42,主梁梁底實測最大壓應變為-107 με,其應變校驗系數為0.95。各測點的實測應變值均小于計算值,主要測點應變校驗系數在0.62~0.95之間,表明試驗跨梁體抗彎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在對稱荷載工況四作用下,主梁腹板實測最大剪應力為13.68 MPa,其應力校驗系數為0.86。應力校驗系數在合理取值范圍內,表明試驗跨箱梁抗剪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2.2.4 撓度測試結果及分析
在工況一及工況二荷載作用下,試驗跨梁體最大撓度實測值分別見表2,表3。在對稱荷載作用下,A—A截面實測最大撓度值為19.10 mm,對應撓度校驗系數為0.84,而在偏心荷載作用下,最大撓度值為25.09 mm,對應撓度校驗系數[6]為0.98。在檢測過程中,各測點的實測撓度值均小于計算值,撓度校驗系數在合理取值范圍之內,且相對殘余變形很小,表明試驗梁體結構處于較好的彈性工作狀態,剛度滿足設計要求。

表2 工況一荷載作用下梁體各測點撓度實測值

表3 工況二荷載作用下梁體各測點撓度實測值
從以上靜載試驗結果可知,武漢市外環高速公路與京珠高速公路交叉的東西湖互通E匝道橋各試驗跨橋梁結構實際承載能力滿足設計及使用要求。靜載實驗通過校驗系數來反映橋梁的承載能力,通過試驗數據的實測值、推算值、理論值的比較,可正確評定橋梁的工作狀態和承載能力。此外,靜載試驗法僅在現場量測梁的應力應變和撓度,極大地簡化了試驗內容與測試程序,降低了試驗環境和測試系統所引起的誤差,從而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與檢測效率,對橋梁的技術鑒定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1]申明文,周海俊.橋梁靜動載試驗檢測方法[J].城市道路與防洪,2007(7):158-160.
[2]陳孝珍,朱宏平,陳傳堯.基于靜載試驗的橋梁安全性評價[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5(3):37-39.
[3]曹均旺,杜耀輝,胡 健.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裂縫分析及對策[J].科技資訊導報,2007(30):94.
[4]崔晉陽.談橋梁結構檢查和檢測[J].山西建筑,2012,38(9):211-212.
[5]李書華,張福祥,陳 磊.靜載試驗在既有橋梁鑒定中的應用[J].華北地震科學,2008,26(3):53-56.
[6]程來秀,彭 囡.基于靜載試驗的橋梁結構檢測評價[J].工程建筑,2008(8):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