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 年師范畢業后我選擇了到圖書館工作,從畢業一直干到現在。剛參加工作對圖書館的感受并不美妙,因為正值圖書館事業徘徊在低谷。圖書館曾經的門庭若市,我只能從老館員那里得知。我面前的圖書館是這樣的:十幾年幾乎沒進過新書,也幾乎沒有讀者,電話撤了,水停了,電停了,一切業務工作近乎停滯,圖書館工作人員無所事事,不知該做些什么……
我33 歲那年曾有機會擔任館長,后又因特殊事件只任命為副館長。我沒有任何怨言,隨遇而安,高高興興地先后協助了四任館長工作。2008 年元旦過后,在圖書館剛剛宣布重新開館,一切工作百廢待興之際,上級領導突然宣布我擔任館長。沒心理準備的我,猶豫了,這個年齡還干嗎? 沒有經費,沒有讀者,業務停滯,人員缺乏,桌椅破舊……一大堆的難題擺在面前,一切都要從頭做起啊。更何況我又是個外鄉人,在縣里沒根基,沒有人際關系,認識我的人都很少,難怪領導任命的同時也直言了他這方面的擔心。“我能干好嗎”我無數次的問自己,也許是太想看到圖書館真正的摸樣了,也許是覺得在圖書館這么多年沒有做過貢獻吧,再加上同事們紛紛支持,最后我沒有拒絕。但是我給自己定下一個原則,要么不干,干就干好! 不管什么原因,不能改變圖書館,自己辭職。
我擔任館長時,圖書館雖然通了水電,但沒有固定的辦公、購書、活動等經費。一個單位好比一個家,沒有錢,日子就沒法過;公益性圖書館沒有經費,一切服務工作就更無法開展。就任當日,我馬上進入角色,想到此時正是每年財政預算時期,我首先要積極爭取經費,為圖書館的正常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是申請什么,什么理由,如何運作才能爭取到經費又是一個難題,我苦思冥想了一天,決定以開館運行為切入口。
圖書館事業不被重視這么多年,要想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也要有一個逐漸的過程,何況地方政府財力確實有限,給一個沒有經濟效益的圖書館投入資金,難度可想而知。我是個面子小愛臉紅的人,個人的事情寧可放棄也不愿意求人,但為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我只好做“厚臉皮”。我去找財政局相關領導,他根本不認識我,也沒怎么聽說過圖書館的事,我做了自我介紹后,他都沒給我說話的機會,起身說有事就走了,我只得尷尬地離開。再去時,他還是起身要走,我決定不再退縮,鼓起勇氣,誠懇地請求他只給我兩分鐘的時間。也許他被我的誠懇打動了,當然我是有備而來,在兩分鐘內我把自己做了什么,讀者的需求,我還想怎么做,還需要什么全部說完,終于在他臉上看到了一絲興趣。從此,我再去,他就能聽進我的匯報和需求了。從開館運行經費3 萬元納入當年財政預算開始,圖書館的經費有了初步的保障。
給一個沒有經濟效益的單位投入資金體現的是政府對惠民工程的支持,那得需要我們圖書館人開動腦筋先作出成績、造成社會影響才能獲得理解。對于經費問題我經過深思熟慮,采取一個一個申請,一項一項增加的策略。如果把所需經費項目一并呈上,領導們看到資金數太大肯定很難去考慮。有些項目如果先做幾件漂亮的工作,然后再去爭取經費,就會更容易贏得領導的支持。千萬不能抱著給錢就做,不給就什么都不做的等靠思想。我就是這樣開動腦筋,絕不放過任何的機會,從誰都不認識,要從自我介紹開始,通過不懈的努力,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上級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財政資金得到了陸續注入。2008 年4 月共享工程到來時,向上爭取經費3 萬,購買了電子閱覽桌椅、閱覽卡和室內維修。2009 年光纖費1.2 萬元和報刊費3 萬元納入了財政預算。2011 年現代化文化信息服務費4.5 萬元和3 萬元購書費納入財政預算。2013 年購書費又增加到5 萬元。在此期間因為一些特色工作又爭取過專項資金20 萬和幾萬不等。截止到現在,一個人口僅有8.6 萬人的邊陲小縣,地方財政對圖書館每年的固定投入共計18 萬之多,購書經費平均每年達到10萬元,超出國家要求最低標準幾倍,而且國家免費開放經費每年都能如數撥到圖書館賬戶。圖書館服務工作有了經費保障,圖書館事業的美好藍圖就有實現的機會。
有了經費,有了圖書,卻沒有讀者,這又是個問題。圖書館近20 年悄無聲息,已成了被公眾遺忘的角落,幾乎沒有幾個人知道圖書館的存在。面對這種狀況,我決定從宣傳工作抓起,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也就由宣傳工作來帶動。每一個節日是我們宣傳的好機會,在這些大家都休息的日子里,我們開始了忙碌的工作。我們自己抬著桌椅到公園、廣場、大街上去宣傳,發放傳單。學生是個重要的閱讀群體,他們背后還有家長,我充分地利用這一資源,找到教育局領導,與他們交流在青少年中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計劃,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從此每年放假之前由教育局發放我們精心準備好的閱讀倡議書、簡介、宣傳單、假期活動通知等材料,人手一份,最多一次達7 千份。
讀者來了,他們帶著渴望陸續來到了圖書館。雖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們笑了。宣傳工作有聲有色,我們繼續加倍的付出,在工作上努力創新,帶給讀者更好的服務。我們還通過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來吸引讀者到圖書館。其中有閱讀之星、少兒閱讀促進、圖書與玫瑰、學生圖書館社會實踐、今天你讀書了嗎、紅色電影展播、廣場消夏動漫周、廣場圖書宣傳周、圖書進工地、冬季愛心圖書室等特色讀者活動。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們在人群密集的廣場舉辦了圖書漂流活動,每位讀者可以將圖書帶回家,在規定的日期再歸還到圖書館,信任的力量是巨大的,帶著這份信任,讀者基本在規定的日期將書歸還,而且對讀書活動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人因此喜歡上了圖書館的氛圍。同時我又積極與媒體聯系,報道我們的各項活動,增強社會影響力。現在每次讀者活動材料,我們的信息員要同時報送8 個地方,其中縣里5 個。這樣,圖書館的信息在全縣得到了有效的傳遞,讀者多了,工作累了,但看到豐富的圖書資源有這么多人共享,圖書館真的成為汲取知識的和諧之地,我們覺得自己再辛苦也值了。
我始終堅信事在人為,從不給自己樹立什么遠大的目標,但一定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2008 年4 月“共享工程”來施工,館舍不夠,還需要一個報刊閱覽室和多功能廳。我幾次找到領導為場地據理力爭。當時經費有限,多功能廳空空的,閱覽室也沒有桌椅。原來的舊椅子修理一下還能用,其它的我只能先要來地方一步一步解決。當時劇場重新裝修,望著黑乎乎烏煙瘴氣的劇場,我突然眼前一亮,問他們拆下來的坐席怎么處理,他們說要賣掉,我暗自高興,辦法有了。后來,我又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劇場的幕布也換新的,另外一個庫里還有很多過去的會議桌。我欣喜若狂,心里想兩個室的布置都有著落了。我找到領導,講明了我要廢物利用,當然得到了上級的批準而且是白用。找來幾個工人挑出比較好的連體坐席吊進了多功能廳,但這些坐席站不住,原來是焊在地上的,這里是地熱不能鉆眼。我不懂這些,就找局里擅長的男同志探討,幾個方案我都不滿意,最后有人告訴我找安裝公司的師傅來研究。我找來他們共同商討,最后終于想出最佳方法,每個坐席下的單腿上焊上一塊鐵板當腳,再用玻璃膠粘到瓷磚上,一排坐席11 個一共55 個,安裝后相當結實和整齊。我們從庫里抬出老式笨重的會議桌,帶領大家一起動手檫干凈后,全館的閱覽桌都解決了。舞臺上的紅大絨幕布對于我們也是個寶貝,我們帶上口罩手套撕扯成需要的大小再洗干凈,加工成多功能廳的遮陽簾、會議桌上的臺布,非常漂亮。我們又買來些小花小草布置。一個寬敞明亮設備齊全的多功能廳呈現在眼前。本來需要2 萬元,我只用了3千元。我和領導匯報,他們半信半疑,當我引領局長們走進多功能廳,他們驚呆了。臨走時和我說:今后局里開大會和活動就在這里了。
共享工程順利落戶,卻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對現代化的設備滿心歡喜,卻懵懂不知如何入手。馬上做工作想辦法要人,也正趕上縣里招考一批事業人才。7 月分配來兩個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我如獲至寶,圖書館注入了新的科技力量。我參加省里舉辦的館長培訓后,服務管理自動化的想法非常強烈。但那時真的一竅不通,腦子里一點概念都沒有,只有目的。我向省圖書館咨詢,找兩個大學生一次次商討探索。最后我做了個大膽的決定,一步到位,爭取下半年上自動化管理。正值省里舉辦培訓學習班,我派兩個人一起去學習。太快了,簡直是馬不停蹄,有人這么說。我不懂技術,但我有超前的意識。她們回來后,我下了死命令,必須年底之前上自動化。當時我們地區都沒有自動化管理。我讓這兩位館員加班加點先做一萬冊新書的數據,研究管理軟件的使用,我負責籌措資金購買自動化服務管理所需的設備。當時需要近一萬元,可是我沒有,決定先欠賬也要上自動化。我得到了省館有關部門的支持,他們幫我賒來了設備。當年10 月蘿北縣圖書館在全省同級館中率先實現了自動化管理,同時也帶動了我們地區圖書館的自動化發展進程。
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艱難的走過來。現在每年接待讀者2 萬多人次;開展讀者活動20 多次;每年訂購報刊200 種;館藏圖書由原來的1.5 萬冊,增加到5.5 萬冊; 增加更新了所有的閱覽桌椅和辦公桌椅; 電腦由原來的1 臺增加到38臺;館內服務室原本只有綜合借閱室和少兒借閱室,現在新增加了報刊閱覽室、自修室、電子閱覽室和多功能廳;城內先后建立6 個流動圖書站;業務工作由傳統的手工管理到自動化管理,統一制訂了館服;人員由最初的正式3 名,臨時2名,增加到現在正式5 名,臨時7 名;業務水平在全省同級館中名列前茅。
圖書館的服務工作逐漸開展起來,又一個難題來了,那就是人員少,工作量大。2008 年開館之初我們只有三名正式人員在崗,另有兩名臨時工,身體不好不能完全頂崗。讀者有需要我們就不能休息,回想起來真的很難。我一個人帶孩子,沒有休息日,每天早出晚歸,忙碌的工作致使孩子常常不能按時吃上飯,單位和家的取舍,我選擇了單位。作為館長,更要身先士卒,我經常雙休日頂崗,還一個人辦證兼管兩個服務室,常把孩子帶到圖書館邊學習邊幫我看著。正是從孩子身上我得到了啟發,萌生了招募學生小館員的想法。想法有了,可是怎么開始實施? 可行不可行? 這些一切都是未知,但是要做好工作,就要有勇于嘗試的勇氣。我找到在學校帶班的同學幫忙,她推薦了班級素質較高的15 名學生給我們,由我們培訓他們圖書管理的相關事項,然后由工作人員帶領上崗。讓我意外的是這些在家不干活的孩子,在為公眾服務時積極熱心,在我們的指導下竟然做的非常好。有時一個工作人員帶領五個小館員為讀者服務,在服務中他們也得到了鍛煉。一段時間后,各學校的學生爭先恐后的報名,有的家長托人把孩子送來。兩年中我們培訓了近300 多名中學生(個別小學生)志愿者,他們成為圖書館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圖書館也成為學生們社會實踐基地。也正是他們的加入,使圖書館度過了最艱難的困境。現在圖書館的小館員,已發展成服務志愿者,有了規范化管理和長足發展,成員拓展到大學生和成年人。他們在寒暑假圖書館工作繁忙時出手相助,曾經是讀者的他們對圖書館事業有著特殊的感情,在志愿者聯誼會上他們對圖書館的發展諫言獻策,把自己也當作了圖書館人。志愿者活動不僅緩解了圖書館繁忙時的工作,也促進了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更加熱愛讀書,這一舉措帶來的效果是我們不曾預料的,我們還將繼續開展這項活動,使廣大民眾通過閱讀活動提高自身素養。
盡管想了各種辦法解決困難問題,但讀者不斷的增加,延伸服務和深層服務的開展,人員仍然明顯不足。局領導看我們太累了,曾建議我們減少開館日。但是面對讀者的需求,想到自己的責任,我實在是不忍心把他們拒之門外。我還在繼續想著辦法,因此服務工作從沒想過停止。
我完善了內部管理制度和讀者服務制度,并隨著服務工作的發展和擴大不斷的更新和完善。細化了規范工作程序,讓各個環節的服務工作分工細致、步驟清晰、目標明確。這大大提高了圖書館工作效率,提升了讀者服務質量。
從我走上領導崗位的那一刻起,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做一個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領導干部,帶出一個精誠團結、富有凝聚力的集體。一定要改變圖書館無人問津的現狀,讓它能充分發揮獨特的作用,使圖書館成為少有所學,壯有所用,老有所讀的和諧之地,為提高我縣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工作中,我對待群眾和善寬容,處處為他們著想。說的少,做的多,因為我堅信榜樣的力量。圖書館是局里公認的團結的戰斗的集體,沒有勾心斗角,沒有因個人利益起紛爭,沒有是是非非,大家互相謙讓互相幫助,工作起來齊心協力,爭先恐后。
在共同的奮斗中,我得到同事的認可,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008 年正是我忙于圖書館建設時,在山東的母親病危,我只好將工作安排妥當去看母親。單位的同志們認真承擔起了所有工作,用行動讓我能夠安心。當我帶著母親的骨灰一到家,同志們早就主動幫我安排好了在墓地的事宜。第二天上班當我打開辦公室,看到桌上盛開的蝴蝶蘭,心頭一顫,我感受到了濃濃的情誼,那其中有安慰,有理解,有支持,有關愛……我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帶著感動,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圖書館忙碌的建設中。
我熱愛我的工作,我以為讀者服務而快樂,善待每一名讀者,把流失一個讀者都看成是自己的責任。一名中學生常來圖書館,有一次,當工作人員告知他借書過期要罰款時,他情緒非常激動,最后證實是電腦出錯,他竟然委屈的跑到走廊一角,蹲在地上抱頭哭了。我擔心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從此把圖書館當成自己的傷心地,不再走進圖書館。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件事有可能發生,這和殺人一樣可怕,等于從此槍殺了他閱讀的欲望。我過去輕輕拍拍他肩膀,說:“在這里這樣多難為情,到我辦公室來吧。”我和他促膝交談,原來他的情緒那么激動是有原因的,他一直是一名成績很好的學生,因最近臨近中考壓力太大,情緒總是不穩定,遇事易激動。我開導勸解他,我們談人生觀價值觀,最后我都沒想到他自己主動找到工作人員道歉。還有一次,一名女性讀者因圖書破損和工作人員起了沖突,大吵大嚷的找到我。我客氣地請她坐下慢慢說,她邊說邊哭起來,還說了家里的不如意和困境,在她滔滔不絕的哭述中,我感覺到她有些抑郁。我沒因此而厭煩,我先耐心聽她的傾述,然后站在她的角度表示信任和同情,等她的情緒穩定了之后,從我們的公益工作和制度說起,征得她的理解。最后我感覺她家境不好要替她交罰款,她堅持自己交上。每到這個時候,我都真誠的說一句,希望你還會來圖書館。現在我已經不用在服務室服務,但我很懷念那段為讀者服務的時光,那份付出,那份服務,那份快樂,是我一生的寶貴財富。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自己的事和家庭永遠會給工作開綠燈,有人說我是工作狂。有時我靜下心來想,我是不是傻啊,在大多數人眼里我一定是個不合時宜的人。自得其樂,這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
幾年的辛苦付出,換來了累累碩果。早在2008 年我館率先實行免費開放。成為全省首批“共享工程”縣支中心,成為首批黑龍江省圖書館流動分館。2009 年首次參加全國評估,定級為縣級三級館。連年被評為優秀省流動分館,并獲得獎勵。在“共享工程”組織的“群眾歌詠”和“中小學生電腦小報”活動中,獲省最佳組織獎,參賽者拿到了國家獎項。2009 年和2011 年連續兩屆代表鶴崗地區參加省圖舉辦的“共享杯”業務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2012 年被評為“全國共享工程電子閱覽室”示范點。
回顧我和同志們走過的艱辛歷程,再看看圖書館現在的面貌,心里甜甜的。阿根廷前國家圖書館館長、著名作家博爾赫斯曾說過:“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我很慶幸自己在天堂般的地方生活和工作了二十多年,我要繼續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召喚更多的人到這人間天堂來享受知識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