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青
小城就像鑲嵌在秦嶺腹地崇山峻嶺之中的一塊溫潤的碧玉,恬靜而秀麗,淳樸而溫馨。透過小城深情的眸子,我常常被她的清純和嫵媚而傾倒,為她陶醉,為她癡迷。
轉眼間,我在小城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已經度過了二十幾個春秋。昔日的小城只不過是“舊城一座、土屋千間”,憔悴而蒼涼,貧瘠而瘦弱,猶如一個失魂落魄的棄嬰。如今,在歲月的磨礪中,小城早已一改往日憔悴的容顏,變得神采飛揚,秀美而妖嬈,青春而靚麗,就連空氣中都彌漫著濃郁的花香。只有那經年不息的廣香河依然滔滔不絕,吟唱著如歌的歲月,多情地與小城相擁之后匆匆流過,見證著小城血與火的歷史,訴說著小城古往今來那一幕幕被歷史云煙定格的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深刻記憶和苦難與滄桑,也傳承著一種精神和希望。
我愛小城,愛小城的一山一水,愛小城的一草一木。是小城孕育了我的希望與夢想,是小城讓我這個飄蕩不定的靈魂有了一個停靠的港灣和歸宿,是小城給了我自信和力量,是小城用甘甜的乳汁養育了我,養育了我的親人和朋友。每當我愜意地漫步在寬闊筆直的街道,穿行于被郁郁蔥蔥的樹木和花草裝點得充滿詩意的大街,細細打量這座城市,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與激動,更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鼓舞與震撼,一種欣慰與自豪。
小城有一個普通而古老的名字——兩當。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時期,小城的名字便已載入史冊,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古人用“秦隴之捍蔽、巴蜀之襟喉”來定位小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可見她的非同凡響和與眾不同。走進廣香苑,就是走進了小城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歷史百花園,這里濃縮了小城最絢麗、最精彩、最感人的歷史畫卷。駐足廣香苑水景廣場上“兩當兵變”的浮雕,我常常被一種肅穆和悲壯的情愫所感染,那瀲艷涌動的池水似乎也在訴說著那一段不平凡的歲月,兵變領導人習仲勛、劉林圃堅毅的面龐清晰而鮮明,把我帶進那一段艱苦卓絕的紅色歷史和崢嶸歲月。翻開波瀾壯闊的西北革命史,“兩當兵變”猶如一幅幅激越昂揚的畫卷,向后人展示著一種永遠都不可磨滅的精神和風采,真可謂是群星閃耀、星光燦爛,正如這漫天的繁星,唱著亙古不變的贊歌,又如廣香苑七色的彩燈,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翻開小城悠久的歷史,這片神奇而美麗的熱土上曾經發生過許許多多震撼人心、悲壯激昂的歷史事件,也留下了聲名遠播的杜甫、陸游等歷史文化名人和習仲勛等革命先烈的足跡與千古絕唱。
這里是八仙之一張果老的故鄉!
這里是書圣王羲之家譜的珍藏地!
這里是一塊被革命先烈的鮮血浸染過的土地!
這里是甘肅境內第一個被紅軍解放的縣城!
這里是曾經發生過震驚陜甘兩省的“兩當兵變”的紅色圣地!
漫步廣香苑彩色的林間小路,我總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一陣優美動聽的音樂伴隨著習習和風響起,那動人的旋律,在寧靜的春色和秋意中如流水一般,一股腦兒涌進我的腦海,從夏蟬和秋蟲的鳴叫聲中,簌簌融入我的心靈深處……
每當我登上東山公園,俯視小城,心里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和激動。在金色的陽光下,玲瓏彎曲的廣香河扭動著妙曼的身姿,猶如一勾彎月,碧波蕩漾的水面就是一塊綠寶石打磨出的鏡子,映出一個靚麗的新城和天空;又宛如一個翩翩起舞、風情萬種的少婦,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魅力和韻味。“紅旗高舉揚烈焰,赤膽英雄氣如山。兵變游擊驅千里,陜甘驚看秦嶺南。”每每讀起峭冰這感人的詩句,我就會想起夜空那閃爍的紅星,想起迎風飄揚的紅旗,想起八十一年前小城那血雨腥風的場面。誰能忘記?八十一年前廣香河畔的那個夜晚,一陣激烈的槍炮聲、吶喊聲和沖天的火光劃破了小城黑暗寧靜的夜空。那是一個不尋常的夜晚,一群熱血男兒在槍林彈雨中廝殺,革命者的鮮血染紅了小城的山崗,染紅了這奔騰不息的廣香河。從此,兩當兵變和習仲勛、劉林圃的名字便永遠鐫刻在小城人的記憶中,深藏在人民群眾的心坎里。站在東山之巔,我的內心常常涌動著當年勇士們血灑小城、馬不停蹄、沖殺馳騁于廣香河畔的一幕幕驚險悲壯的畫面。這里曾經是兩當起義部隊偵察的瞭望臺,如今已建成東山公園,新修的龍門閣高峻挺拔,雄偉肅穆,滿山綠樹成陰,松柏遍布,亭臺樓閣,錯落有致。
仰望高聳的閣樓,手扶門樓古香古色的門框,不由得想起了北宋著名詩人陸游當年一心想從軍抗金,但報國無門、夜宿小城而作的一首詩《雪夜感舊》:“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亂山古驛徑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行。”假如憂國憂民的陸放翁復活,他定會為兩當起義的勇士們的壯舉而喝彩,更會為小城的巨變與昌盛而欣慰。龍門閣已今非昔比,耳朵里聽到的不是“馱聲長”,而是川流不息的車輛和汽笛聲,“亂山古驛”早已是高樓林立,通衢大道四通八達,公園廣場比比皆是,十里濱河大道更是一道美輪美奐的風情線。
有人說小城是一幅畫,是一幅純天然的綠色大寫意,是一幅古樸與悲壯為基調的紅色歷史長卷;有人說小城是一首詩,一首以血火交織的難忘歲月和一場場風雨砥礪的紅色記憶為主旋律的史詩。無論是滿含人文味道的廣香苑、充滿浪漫與柔情的十里濱河大道,還是高聳云端的東山公園和郁郁蔥蔥的西山生態園,你用心去感受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會發現,小城有一種力量讓你感動,有一種精神讓你鼓舞,那正是“兩當兵變”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這種力量和精神正是小城不朽的靈魂。透過今日美麗小城的繁華,走進小城南街二十號的“兩當兵變舊址”,吸一口清代古屋清涼的泥土氣息,在那一座座千姿百態的高樓大廈與被歷史定格的清代土木結構的老式三進院之間,你會有一種精神的超脫,獲得一種嶄新的視角,用心靈的眼睛來丈量悲壯的歷史,用虔誠的感動重溫昨日的滄桑。
不論是芳草萋萋、繁花似錦的春天,驕陽似火、赤日炎炎的盛夏,還是秋高氣爽、碩果累累的金秋,冰雪覆蓋的嚴冬,小城都以其特有的姿態展現著她的美麗和韻味。回首俯看在東西兩山相擁下魅力四射的小城,那茂盛的樹木,寬闊的街道,座座相連的大樓,造型精美的建筑,彰顯人文精髓的廣場、公園和剛剛建成的“兩當兵變紀念館”,你會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沖動和感慨,這就是小城豐富而神秘的個性,這就是你能感受到的敲打著你魂魄的一種歷史的厚度。如果說小城的昨天是一幅幅蕩漾著火熱激情、驚天地泣鬼神、波瀾壯闊的歷史長卷,那么小城的今天則是一首穿越時空、昂揚激越、充滿著青春張力、雄宏而悠遠的現代交響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