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韜
(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長慶鉆井總公司,陜西 西安 710018)
目前,隨著長慶區塊多年的開發及產建部署的調整,淺井(2500米以下)鉆井業務量越來越少,而鉆井公司承擔2500米以下鉆井業務的鉆井設備由于自身負荷的限制將面臨生存危機,如何開發這部分鉆機的潛能本文做出了實踐,從而為以上鉆機的市場工作量找到了一條出路。
木32-8A井位于甘肅環縣境內,完鉆井深2500米,實際完鉆位移510米,實際完鉆垂深2200米
1.1 本井設計(見表1)
1.2 試驗鉆頭(見表2)
1.3 鉆具(見表3)
1.4 螺桿(見表4)
2.1 鉆具結構(前期由于地質填井側鉆從204.7米開始下入本次試驗鉆具)
PDC200mm+159mm螺桿*1.25°*7.8 m+165mmSDC*1m+192mmSTAB*1.4m+165 mmMWD*0.9m+鉆鋌168*12根+41/2鉆桿
2.2 鄰井81/8〞井眼木24-03井概況(見表 5)
鉆具組合:
PDC206mm+165mm螺桿*1.25°*7.8 m+165mmSDC*1m+198mmSTAB*1.4m+165 mmMWD*0.9m+鉆鋌168*12根+41/2鉆桿
二開后第一趟鉆:井深1500米 原因:井斜偏小,下鉆具結構為(增斜鉆具結構):PDC200mm+159mm螺桿*1.25°*7.8m+165mmMWD*0.9m+鉆鋌168*12根+41/2鉆桿。

表5
二開后第二趟鉆:井深1800米 原因:井斜偏大,鉆具結構為二開鉆具結構:PDC200mm+159mm螺桿*1.250*7.8m+165mmSDC*1m+192mmSTAB*1.4m+165 mmMWD*0.9m+鉆鋌168*12根+41/2鉆桿。井斜變化率(5.6~7.1)度/百米,且富縣地層井斜變化率3.9度/百米,起鉆換增斜鉆具組合。
二開后第三趟鉆:井深2150米 原因:井斜偏小,下入結構為第二趟鉆鉆具結構。PDC200mm+159mm螺桿*1.25°*7.8m+165mmMWD*0.9m+鉆鋌168*12根+41/2鉆桿。
由于延長地層降斜特性,本次下入的增斜鉆具組合未能起到明顯效果。
環河與華池地層兩井軌跡變化基本無差異,自洛河地層差異明顯。木24-03井及本井場前面已鉆洛河地層復合鉆進增斜,而本井復合鉆進井斜不增,與以往軌跡變化規律不符。發現問題時已鉆至洛河中下部,再調整時,托壓嚴重,滑動無效果,而且損失了方位。下部井段只能通過調整鉆具結構調井斜方位,因而全井三趟鉆完鉆。
177/8鉆頭機械鉆速較81/8鉆頭高。
277/8鉆頭配65/8鉆鋌不利于井眼軌跡控制,在洛河地層軌跡變化不同于其他鉆頭,井斜11度左右時出現降斜情況,且滑動困難,建議配備61/4鉆鋌,減弱鉆具剛性,提高復合和滑動增斜率。
377/8井眼與電測儀器間隙縮小,不利于電測,加上雨阻等電測58小時,導致該井通井5次,影響建井周期。
4建議在螺桿、鉆鋌、鉆桿、打撈工具、測井儀器等配套完善再進行試驗。

表1

表2

表3

表4
[1]趙金洲,趙金海,楊波,等.勝利油田水平井灣景技術現狀及研究展望[J].石油鉆采工藝,2009,31(6).
[2]譚平,岳硯華,雷銅,等.長慶小井眼從式井鉆井技術[J].石油鉆采工藝,2002,24(1):11-14.
[3]張廣垠,由宏君,馬開良,等.定向井從式井整體開發技術 [J].西部探礦工程,2004(4):76-77.
[4]汪志明,郭曉樂,張松杰.南海硫化超大文已經經驗凈化技術[J].石油鉆采工藝,20 06,28(1):4-8.
[5]王恒,崔永輝.草4從式井組相碰事故經驗與教訓[J].鉆采工藝,2007,3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