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 申其輝
欄目責編:邵滿春
“標準”一詞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出現了12 次。《決定》明確提出:“政府要加強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實施”“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網絡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這些新思想、新舉措為我國標準化事業發展明確了著力點和突破口。本文從數字資源視角,探討智能電視技術標準化基地建設,以期為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
我國的技術標準化基地建設剛剛起步。2013年10月,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宣布批準籌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中關村),籌建期兩年。這是首家獲批籌建的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其主要任務是服務區域創新體系建設。而我國還需要建設大批服務重點領域和行業的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形成較為完善的國家技術標準創新體系,才能更有力促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因此,選擇重點領域和行業的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時,要比較分析各領域和行業建設標準化基地的優勢和劣勢。從數字資源的視角來分析,在智能電視領域建設技術標準化基地的優勢眾多,較容易形成核心競爭力。
(一) 智能電視鏈條長且數字資源豐富能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如今智能電視產業所處的發展環境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產業鏈,而是一個復雜多變的政治和經濟生態系統。①從智能電視的芯片設計到電視受眾的信息消費,智能電視涉及領域眾多:黨的方針路線——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工藝——產品(服務)——消費者(受眾)。這種特殊的狀況,使智能電視既是主流媒體也是支柱產業,能從經濟、技術、文化等多方面支撐和服務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一是我國電子工業特別是彩電業的歷史數字資源非常豐富,并且數據鏈較為完整。彩色電視從20 世紀80年代顯像管彩電發展到今天的智能電視,一直是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支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電子產業“命系彩電”,彩電曾占全部電子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正因為彩電的重要性,我國彩電業的統計數據鏈較為完整,形成了從設計、制造、檢測、維修服務等各階段的大量數字資源,印證了我國現代工業發展的歷程。二是彩電成為主流媒體,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在寬帶和網絡視頻尚不發達的時期,彩電也在較長時間一直是家庭的娛樂中心。近二三十年里,電視收視率等數據已成為反映社會思想變化和發展軌跡的重要內容。與傳統彩電業相比,智能電視生產和使用各環節數據更容易采集,這使智能電視在產業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都擁有豐富的數字資源。如果能用大數據工具對智能電視各環節數據進行加工處理,能更迅速地了解產業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變化。
(二) 彩電綜合標準化起步早應成為我國綜合標準化全面發展的領頭羊。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決定》強調“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綜合”一詞在《決定》中出現了14 次。目前我國標準化事業面臨著一些新的綜合性挑戰,在貫徹落實《決定》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應用綜合標準化方法,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綜合標準化是以系統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圍繞特定目標制定實施成套標準,并持續加以改進的標準化活動,它具有鮮明的目標導向、系統優化、整體協調、全過程管理等特征。國家科技部、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十二五”技術標準科技發展專項規劃》(2012)已明確要求,“運用綜合標準化方法,成體系推進配套技術標準的研制與應用,提升科技創新、標準研制與產業發展的整體效能。”綜合標準化是現代標準化的科學方法,這已經成為標準化的政府主管部、標準化研究人員等的共識。但是,對如何選擇綜合標準化示范的重點,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理論研究,才能使有限的標準化公共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根據對我國標準化歷史數據的梳理,我國彩電一條龍、“三金”工程化、②與民品相關的型號工程等已積累了不少綜合標準化實踐經驗。其中,彩電綜合標準化工程為我國傳統彩電產業迅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并為后來的數字電視、智能電視的發展積累了經驗。
(一)應用大數據工具整合智能電視全業務鏈數據,形成數字資源規模效應。智能電視技術標準化基地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要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滿足人民需求。智能電視具有富媒體、強交互、超清晰、高能效和終端兼容等特點,在全業務鏈競爭中,涉及數字資源的類型眾多:黨的方針路線、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工藝、產品(服務)、消費者(受眾)。這就要求智能電視從最初的芯片設計階段到最終的電視信息消費,都要建立需求牽引規劃、規劃主導資源配置機制。只有應用大數據工具整合智能電視全業務鏈數據,將海量的離散性數字資源進行深度挖掘,才能形成數字資源的規模效應,滿足智能電視受眾的信息消費需求。
(二)鼓勵智能電視技術標準化基地率先發展,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水平全面提升。對已有綜合標準化經驗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領域,要優先支持。總結我國彩電一條龍、“三金”工程等已有的綜合標準化實踐經驗,在服從國家整體布局和重點突破的原則下,優先支持智能電視等綜合標準化成效明顯和基礎較好的領域。同時,要及時將智能電視這種特定領域的綜合標準化方法,上升為一般性的經驗,完善標準化綜合解決方案。根據彩電綜合標準化的歷史經驗,以及智能電視綜合標準化的新探索,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還沒有綜合標準化實踐經驗的領域,應根據《“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2013-2020)》等的部署及要求,綜合考慮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國家核心利益和國計民生等關鍵因素,科學地安排綜合標準化工程和項目。對國家重點支持且有很好的市場化前景的技術和產品,要優先安排綜合標準化工程。
(三)明確政府和市場的分工,充分發揮智能電視技術標準化基地的作用。在智能電視的全業務鏈中,既有輿論導向、社會公共管理等政府職能工作,也有產業經濟、企業利潤等市場經濟因素,因此,要明確政府和市場的分工,才能充分發揮智能電視技術標準化基地的作用。一是在技術標準的公益性方面,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組織協調作用,形成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相結合的協同機制,實現多部門、多領域、多層次對智能電視標準化發展的深度融合與一體化推進。統籌安排重大專項、科技計劃、產業化科研項目,不斷加大對智能電視標準化的支持力度。二是智能電視具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般特征,具有更新快和市場變化快的特點,要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標準創新活力,積極促進智能電視聯盟標準有序健康發展,暢通智能電視領域快速形成標準的渠道,適應其快速化、系統化和規模化需求,使標準對提高我國智能電視核心競爭力的作用顯著提升。(本文是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適應新興產業的標準制定策略和標準文件形式》(201410203-02) 的預研成果)
注釋:
①黃顯惠,申其輝:《大數據時代的智能電視產業發展策略》,《聲屏世界》,2013(9)。
②1993年12月,為適應全球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國正式啟動了國民經濟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橋工程、金關工程和金卡工程。 據百度文庫,http://wenku.baidu.com/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