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翠蓮
護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目前,護理質量也逐漸成為評定醫院質量指標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成為衡量護理管理,考核護士與護士長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在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下,將績效考慮融入其中,也成為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護理管理者應該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的應用與借鑒新型管理方式,做好績效考核工作,這樣才能夠全面的調動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廣州市番禺區化龍醫院于2010年在外科護理管理中開展績效考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外科作為護理管理績效考核的科室,共有30張床位,護理人員14位,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8.7±1.2)歲,其中主管護師1名、護師7名,護士6名。2名本科畢業、6名大專畢業、6名中專畢業。
1.2 績效考核管理方法
1.2.1 管理標準化 按照有關標準設置好適宜外科護理工作的績效考核標準,從護理服務、勞動紀律、護理質量管理、五常法管理以及消毒隔離管理進行考核,每一項均列出詳細的考核明細與加減分數量。同時,組織全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讓其明確績效考核的詳細內容,將所有加分與減分的內容通過學習和講解讓護理人員知曉[1]。
1.2.2 績效考核表的制定 績效考核表由護理部門制定,人手一張,每月登記一次,并將其作為獎金分配的標準,在年終統計總分和平均分,將其作為重要評優條件。
1.2.3 評價內容 工作期間,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的參與到科室的質量控制工作中,按照規章制度著裝,嚴禁遲到早退,積極的參與業務培訓與學習;保證環境的整潔和舒適,將儀器、藥物按照規定來擺放,保證藥物放置整齊,患者就診秩序良好,污物間無生活垃圾和私人物品,醫療垃圾按照規定進行放置,急救車完好,庫房物品擺放合理。對于消毒室,要嚴格進行無菌操作,做好每項護理與治療后及時的更換手套、洗手,將無菌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擺放,無菌包在開啟后,標注好開啟的時間;對于手術室,做完手術后要及時的進行清理;此外,落實操作流程、護理常規以及工作規范,嚴格的制定三查七對的制度,服從上級安排,加強與同事之間的協作,保證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1.2.4 績效考核方式 按照護理部的要求設置好改進登記本,以護師與護士自查為主,主管護師不定期抽查為輔,登記好檢查結果與存在問題,以月為單位進行統計,將加分、減分原因記錄后,將統計結果制作成表格,讓每一位被考核人員進行簽名確認,確認無誤后將其登記在護士的績效考核表之中,并將其與獎金掛鉤[2]。
1.2.5 考核結果的反饋 在月底召開質量改進會議,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發生原因,并制定好相應的整改措施,由主管護師記錄,下月檢查改進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比較經t檢驗,期間比較以χ2檢驗并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績效考核的基礎護理、醫院感染、整體護理、危重患者護理、病房管理、患者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實施績效考核前,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績效考核前后護理質量考評得分對比示意表如下表所示。見表1。
表1 績效考核前后護理質量考評得分(±s)

表1 績效考核前后護理質量考評得分(±s)
年份 基礎護理 醫院感染 整體護理 危重患者護理 病房管理 患者滿意度2012年 90.36±0.56 91.37±0.34 97.89±0.59 96.46±1.07 98.87±2.12 93.98±0.78 2009年 97.23±0.81 96.49±0.85 91.68±0.49 92.18±1.02 92.37±1.23 98.67±0.98
績效考核是將護理人員工作表現、工作成效納入考核范圍內,并與獎金和工資掛鉤的一種制度,實施績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護理人員明確自己應該改進的方向,良好的績效考核工作是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以及開發的依據。在醫院的護理管理工作之中,對于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內容主要指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貢獻、成績,包括護理行為、護理結果以及護士的素質等等,考核結果可以用作判斷護理人員的優劣以及晉升、提升、聘任的重點考慮依據。
自從在外科護理管理中實施績效考核以來,本院對考核程序、考核標準以及考核責任都做好相應的規定,并向各級護理人員進行公開,保證其能夠明確自身的工作責任,在考核完成后,將考核結果反饋給本人,肯定其取得的成績,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激勵措施激發出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本組研究調查的結果也顯示,在實施績效考核以來,本院基礎護理、醫院感染、整體護理、危重患者護理、病房管理、患者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實施績效考核前,上述數據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實施績效考核后,護理人員均能夠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位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能夠以和善的態度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讓其能夠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從患者滿意度的評分來看,在實施績效管理后,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P<0.05),這就說明,在實施績效考核之后,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能夠真正的體現出“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3]。
總而言之,績效考核是一種有效的質量評價方式,該種評價方式能夠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公平的考察,肯定其在工作中取得的貢獻和成就,并指出其工作過程中的缺點,能夠促進護理人員加強自我管理,從而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繼而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提升[4]。將績效考評方式應用在外科護理管理中很好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了護理人員之間的良性競爭,很好的提升了護理人員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該種方式值得在臨床管理中進行應用與推廣。
[1]周異明,王梅英,李柳英.績效考核在門診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2013,1(22):212-213.
[2]何紅燕,毛春,張繼勤,等.運用關鍵業績指標法構建護士績效考核體系.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4):98-99.
[3]吳聰麗,唐世平,涂蕾.績效考核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全科護理,2010,11(30):87-89.
[4]Clarence Y,Emily S,G Ross B,et al.A comparison of systemwide and hospital-specif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ools.Journal of healtheare management,2005,50(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