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麗霞,吳麗清,陳 良
(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為掌握玉溪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學參考,筆者對玉溪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的流行情況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收集資料時間為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主要內容為:年齡、性別、人群類別、地區分布、年度分布等。
采用Excel 2003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5.0進行統計學分析,分類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005~2011年,玉溪市累計報告乙型肝炎10 888例,其中,男5872例(占53.9%),女5016例(46.1%),男∶女=1.2∶1,2011年女性病例總數首次超出男性,男∶女=0.9∶1,各年之間性別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中位年齡36.0(25.0,53.0)歲,最小年齡不到1歲(21例),最大年齡90歲(1例)。小于10歲組268例(占2.5%),11歲~組1241例(占11.4%),21歲~組2573例(占23.6%),31歲~組2242例(占20.6%),41歲~組1489例(占13.7%),51歲~組1241例(占13.0%),61歲~組1044例(占9.6%),71歲~組519例(占4.8%),81歲~組101例(占0.9%),各年年齡組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1)。

表1 玉溪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患者性別、年齡分布 n(%)
農民7833例(占71.9%),工人564例(占5.2%),學生552例(占5.1%),離退休人員468例(占4.3%),干部職員258例(占2.4%),教師226例(占2.1%),兒童162例(占1.5%),其他825例(占7.6%),各年之間人群類別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 2)。
紅塔區1727例(占15.9%),江川縣560例(占5.1%),澄江縣318例(占2.9%),通海縣1138例(占10.5%),華寧縣4157例(占38.2%),易門縣719例(占6.6%),峨山縣698例(占6.4%),新平縣253例(占2.3%),元江縣612例(占5.6%),外地706例(占6.5%),各年之間地區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3)。

表2 玉溪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患者人群類別分布 n(%)

表3 玉溪市2005~2011年乙型肝炎患者地區分布 n(%)
2005~2011年,玉溪市累計報告乙型肝炎 10 888例,2011年女性病例總數首次超出了男性,但是累計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中位年齡36.0(25.0,53.0)歲,40歲及以下占到58.1%,1~90歲均有乙型肝炎感染者分布,年齡分布在各年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強化在中青年人群中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強化構建免疫屏障,應該成為防治工作的重點。
在人群類別分布中,農民7833例(占71.9%),其他人員僅占到 28.1%,各年之間人群類別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而且農村人群所占構成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2005年的61.0%增加到2011年的80.6%。可見,農民是玉溪市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受害者,與全省相關分析結果一直[1],應進一步加強在農村地區開展乙型肝炎健康教育,加大對農村地區乙型肝炎疫苗接種力度[2],加大對農村地區乙型肝炎防治資源的投入。
乙型肝炎感染者在玉溪市華寧縣分布較多,占到近7年乙型肝炎總病例的38.2%,成為玉溪市乙型肝炎重災地區,也應該成為玉溪市乙型肝炎防治的重點地區。而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發達的紅塔區僅占1727例(15.9%),江川縣、澄江縣、易門縣、峨山縣、新平縣、通海縣均在 10.0%及以下。建議開展專項研究,深入分析華寧縣乙型肝炎流行如此嚴重的原因,以期探明疫情流行差異的原因,找到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達到有效遏制華寧縣乙型肝炎嚴峻流行態勢的目的。
[1]陸 林,丁崢嶸,孔 毅,等.云南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1,17(1):33-37.
[2]雷仁宇,羅耀星,謝 莘,等.珠江三角洲地區1~6歲兒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抗體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計劃免疫,2006,12(2):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