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琿
(昆明市祿勸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祿勸 651500)
祿勸縣各醫療機構自 2005年開始對本單位發現的疑似肺結核病人進行網絡直報,結防機構再通過網絡對確診肺結核病例進行訂正。近幾年祿勸縣不斷加強轄區內各醫療機構網絡報告管理及歸口管治工作,使肺結核疫情在直報網上能真實體現出來。為了解近幾年祿勸縣肺結核疫情情況,現將祿勸縣2006~2011年的肺結核網絡直報數據進行流行病學分析并報告如下。
祿勸縣 2006~2011年的肺結核網絡直報數據來源于“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人口數據來源于祿勸縣統計局。
采用流行病學回顧性調查對 2006~2011年的網絡直報肺結核傳報卡進行流行病學分析。
祿勸縣 2006~2011年轄區各醫療機構共報告疑似肺結核3487例,經各級結防機構確診肺結核1692例,涂陽肺結核699例,6年間報告疑似肺結核確診比例為48.52%,年均報告發病率61.74/10萬;涂陽肺結核確診比例為20.05%,年均報告發病率25.51/10萬。2006~2011年祿勸縣肺結核發病率按高低順位三年在第一位,三年在第二位,均低于全國肺結核報告發病率93.80/10萬;各年度肺結核發病率、涂陽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差異不大。
各年齡段均有發病,其中25~44歲組肺結核及涂陽肺結核年均發病率最高,其次為60歲及以上組,與深圳市報道一致[1],第三為45~59歲組,兒童青少年較少發病(見表1)。

表1 2006~2011年祿勸縣各年齡段肺結核發病率 1/10萬
2006~2011年肺結核年均發病率男性44.01/10萬,女性為 17.73/10萬,涂陽肺結核年均發病率男性18.24/10萬,女性為7.26/10萬,男性高于女性。從6年發病率趨勢分析,男、女肺結核發病率在2006~2008年趨于平穩,2009年略有下降,2010年明顯回升,2011年男性與女性發病率均達到最高(見表2);涂陽肺結核男、女發病率總體相差不大。

表2 2006~2011年祿勸縣男女肺結核發病率比較 10萬-1
2006~2011年報告肺結核病例總計1692例,涂陽肺結核病例總計699例,其中農民所占發病比例最高為83.87%(1419例),其次是學生為3.66%(62例),第三位為離退人員為3.19%(54例)(見表3)。

表3 2006~2011年祿勸縣肺結核發病職業分布情況
2006~2011年肺結核發病數在6月達到峰值,為173例,9~10月略有下降(136例,133例),至1~2月為低谷(92例、82例);其它月份大體相當。
2006~2011年祿勸縣各鄉鎮肺結核發病數以屏山鎮最高,為293人,其次為茂山鎮,為165人,第三為撒營盤鎮,為144人,第四為九龍鎮,為140人,發病數與各鄉鎮人口數基本一致,人口多的鄉鎮多發。
近年來祿勸縣十分重視肺結核病人的發現工作,對各級醫療機構轉診來的疑似肺結核病人做出確診后均即時將結果在“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中進行訂正,力求網絡報告肺結核發病率與實際發現水平保持一致。近6 年,涂陽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大體上相差不大,而涂陰肺結核報告發病率近兩年則呈上升趨勢,與鐘濤等報道一致[1],因此,如何提高涂陰肺結核的診斷水平,從而提高發現水平是當前結防機構的重要任務[2]。祿勸縣嚴格執行涂陰肺結核診斷標準,并于2005年成立了涂陰肺結核診斷小組,使就診的疑似肺結核病人均能得到及時診斷,從而提高了發病率報告水平。
祿勸縣近 6年來肺結核及涂陽肺結核報告發病率在25~44歲年齡組最高,且男性明顯高于女性,職業分類中“農民”為最高,這與祿勸縣的人口構成相一致。祿勸是一個邊遠貧困落后的山區縣,農民人數眾多,這一人群對肺結核易感性最高,而且由于經濟欠發達,農民生活水平整體不高,健康意識淡薄,這些因素使之成為肺結核病的高發人群。另外,由于經濟來源少,交通不便,許多結核病人未能及時發現和治療,導致病情加重及結核病傳播范圍廣泛[3]。因此有必要在農村加大結核病防控知識的宣傳力度,對傳染源早發現、早治療,及時做好密切接觸人員篩查工作,從而防止疫情傳播和蔓延。
祿勸縣肺結核及涂陽肺結核報告發病率也與祿勸農民人口占大多數的特點一致,6月農閑時病例達到最高峰,1月、2月春節、春耕時就診人數相對較少,發現病例也隨之減少。
祿勸縣肺結核及涂陽肺結核報告發病數集中在屏山、茂山、撒營盤、九龍4個鄉(鎮),屏山因為是縣城所在地,本地人口、外來流動人口相對較多,其余3個鄉(鎮)人口較多、交通相對比較便利,就診人數也較多。
通過對近6年來祿勸縣肺結核及涂陽肺結核報告發病情況的分析,祿勸縣肺結核疫情仍不容忽視。祿勸縣應根據肺結核發病特點,有側重、有計劃地針對高發人群、高發地區開展防控工作,有效控制肺結核疫情,更好地完成云南省結核病控制項目及中國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一期)相關目標要求。
[1]鐘 濤,王 健,黃國景,等.2005-2009年深圳市南山區肺結核疫情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1,(4):78-79.
[2]國家疾病控制中心.2000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國防癆雜志,2002,24(2):130.
[3]蘇 盂,符文華,張繼興,等.沈陽市2004年結核病疫情分析及今后態勢[J].現代預防醫學,2006,33(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