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薇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0)
1.1 試驗動物選擇 選用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培育的矮小型農鳳雞和正常型青腳白羽雞純系為研究素材。同批孵化的農鳳雞(簡稱dw雞)和青腳白羽雞(簡稱DW雞)各100只(公母各半),育雛期籠養,30 d脫溫后林地放養至18周齡,再分別選取健康的體重基本一致的母雞各10只,單籠飼養待測。
1.2 測定指標 測定體重、體斜長、胸骨長、胸深、胸寬、脛長、脛圍、髖寬,心臟、腺胃、肌胃、胰腺、肝臟和脾臟的重量以及食道、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直腸和盲腸的重量及長度,并計算相關指數。內臟器官指數(相對重量)=內臟器官重(g)/活重(g),消化器官指數(相對長度)=消化器官長度(cm)/體斜長(cm)。最后計算屠宰率。
1.3 測定方法 試驗雞空腹12h后稱重,測量體尺指標后宰殺(舌下靜脈放血),稱胴體重后剖開體腔,將內臟器官取出、分離,食道和胃腸道需擠去內容物,肌胃剝離角質膜后自然放平,再測定臟器重量及長度,計算出內臟器官和消化器官指數。
1.4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
2.1 體重和體尺性狀的差異 由表1可見,農鳳雞體重顯著低于青腳白羽雞(P<0.01),各項體尺指標均小于青腳白羽雞,其中體斜長、胸深、胸寬、脛長差異顯著(P<0.01 或 P<0.05),脛圍、骨盆寬沒有顯著差異。

表1 dw雞和DW雞的體重和體尺指標比較 cm
2.2 屠宰性能測定 由表2可知,農鳳雞胴體重顯著低于青腳白羽雞(P<0.01),屠宰率較青腳白羽雞低1.02%,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2 dw雞和DW雞的屠宰性能比較 g、%
2.3 心臟、肺臟、脾臟重量的差異 從表3可見,農鳳雞的心臟、肺臟、脾臟重量及心臟指數低于青腳白羽雞,肺臟指數和脾臟指數高于青腳白羽雞,其中心臟和肺臟重量顯著低于青腳白羽雞(P<0.01或P<0.05)。
2.4 消化器官重量的差異 農鳳雞各個消化器官的重量都小于青腳白羽雞,其中胰腺、肝臟、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直腸重量和消化道總重量均差異顯著;農鳳雞的腺胃指數、肌胃指數、食道指數和十二指腸指數均高于青腳白羽雞,其中腺胃指數和食道指數差異極顯著(P<0.01)。見表4。

表3 dw雞與DW雞的心臟、肺臟、脾臟重量比較

表4 dw雞DW雞消化器官重量的比較
2.5 消化器官長度的差異 由表5可見,農鳳雞各消化器官長度均小于青腳白羽雞,其中腺胃、空腸回腸、直腸、盲腸、消化道總長的差異顯著(P<0.0或P<0.05);農鳳雞各個消化器官指數與青腳白羽雞沒有明顯差異(P>0.05),其中肌胃指數和十二指腸指數高于青腳白羽雞。
3.1 矮小型和正常型雞體重和體尺指標的比較 農鳳雞比青腳白羽雞體重低41%,背高低29%,身長短18%,肩寬窄15%,脛長短21%,骨盆窄14%,屠宰率低1.02%。這與寧中華等對矮小型褐殼蛋雞體型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屠宰率結果不一致。體重與體尺性狀是家禽遺傳選育中重要的表型性狀,與脛長、胸圍、屠宰率等經濟性狀有著密切的關系。本研究表明,家禽體重與體尺性狀受不同品種的影響,這為矮小型雞的表型選擇提供了重要依據。

表5 dw雞與DW雞消化器官長度的比較
3.2 矮小型和正常型雞內臟器官發育的比較 家禽內臟器官是各種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內臟器官的重量和形態是衡量家禽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而器官指數的大小反映內臟器官的發育程度,但品種和營養等因素會影響內臟器官的發育。本研究表明,矮小型農鳳雞各臟器重量和消化器官長度均小于正常型的青腳白羽雞,說明體重較小的雞,內臟器官重量和消化器官長度也較小。本研究還發現,農鳳雞各內臟器官指數、消化器官長度指數與青腳白羽雞沒有顯著差異,某些器官指數還大于后者。表明體重小的雞具有較高的內臟相對重量和消化器官相對長度,體重大的雞則相反。劉麗等報道地方雞種的總內臟指數及腸、胃、肝、心臟和肺等指數均高于肉雞。寧中華等報道,矮小型蛋雞較正常型蛋雞的消化系統發達,腺胃、肝臟、胰臟和肌胃的相對重量較高。
綜上所述,矮小型雞具有體重輕、體型小、身體短而窄、腳短的特點,還具有發育良好的內臟器官和較為發達的消化系統,可以作為矮小型雞選種和飼養管理的參考依據。
參與文獻:
[1] 寧中華,王慶民,袁建敏,等.矮小型褐殼蛋雞解剖學究[J].中國家禽,1999,(10):3-4.
[2] 張學余,陳國宏,程金花.部分地方雞品種體重及生態征的多元統計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0(4)486-490.
[3] 劉雨龍,劉惠蘭.蛋雞育成階段內臟器官的生長分析[J飼料與畜牧,1995,(1):9-12.
[4] 劉 麗,陳曉波,余紅心,等.品種與日糧水平對雞內臟官質量及指數的影響[J].單胃動物營養,2007,35(6):39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