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呼吸科的常見疾病之一,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病程長、反復發作,表現為氣流不完全可逆且進行性發展。本病發病率和致殘率較高[1],我國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達8.2%,患者肺功能進行性減退,最終多發展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目前對于COPD尚無徹底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正確、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緩病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科對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行康復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我科2011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齡46~78歲,平均(61.5±5.5)歲;病程2~15 a,平均(8.6±5.4) a。患者均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喘息以及胸悶癥狀;查體可見部分患者胸廓前后徑增大,肋間隙增寬,肺部過清音;動脈血氣分析和肺功能檢查證實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通氣功能障礙,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
1.2治療方法長期氧療可減輕低氧血癥所致的紅細胞增多,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以及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的心力衰竭。氧療亦可改善活動時的呼吸困難。因細菌感染所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給予抗生素治療,療程一般為7~10 d,應用皮質激素可減輕氣道炎癥、支氣管擴張等。
1.3療效評價在護理前后分別觀察患者癥狀如胸悶氣短、咳嗽咳痰等有無緩解,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對患者進行評分。
1.4統計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包,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結果90例患者在護理干預前ADL評分>60分0例,40~60分50例,<40分40例,實施護理干預后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緩解,ADL評分較護理前有明顯提高,>60分56例,40~60分31例,<40分3例,與干預前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ADL評分比較
2.1心理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年齡較大,由于長期疾病困擾,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患者易出現抑郁、焦慮、恐懼、緊張以及對生活失去信心等消極的心理狀態[2]。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聆聽患者的敘述,在交流中向患者介紹有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知識以及治療方案,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保持穩定的情緒,安心、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
2.2戒煙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的重要原因,煙齡越長、吸煙量越大,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率越高、患者的癥狀越嚴重。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80%是由吸煙引起的[3], 煙霧中的焦油、尼古丁等物質可強烈刺激呼吸道,引起慢性炎性反應,加重患者癥狀,因此,應積極勸導患者戒煙。
2.3保持呼吸道通暢首先應教導患者學會有效的咳嗽排痰方法:首先教會患者正確的排痰方法, 在排痰時應盡可能采用坐位,深呼吸數次,然后深吸氣,屏氣數秒,取前傾位,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可將痰液從喉部咳出[4]。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痰液較黏稠的患者,可給予祛痰藥以利痰液咳出,必要時可給予吸痰。另外,每天定時給予患者翻身叩背,以協助排痰。
2.4合理氧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低氧血癥,造成患者體質量和活動能力嚴重受限,氧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肺動脈高壓的發展。在使用中要注意用氧安全,通常采取鼻導管持續低流量給氧,可糾正患者低氧血癥,且無引起高碳酸血癥酸中毒的危險。吸氧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缺氧癥狀是否得到改善,每天更換導管和濕化瓶,嚴格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
2.5飲食和營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長期慢性病程,使得患者全身營養狀態普遍較差,絕大部分患者因癥狀或者因實施治療而不能正常進食,而此時患者機體又處于高代謝狀態,極易造成抵抗力下降,誘發感染,加重病情。因此,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增加營養。鼓勵多吃優質蛋白如瘦肉和魚類,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少食多餐,盡量避免進食易引起便秘和產氣的食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表現為以咳嗽咳痰、胸悶氣短以及喘息為特點的慢性過程,病理改變為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5]。本病常反復發作、進行性加重,最終多因肺功能的進行性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 由于目前對于本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主要是避免發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誘發因素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力,因此,科學合理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本研究對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施行科學合理的綜合護理方案,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溝通和輔導,排除可誘發或加重疾病的因素,改善通氣狀況,合理氧療以及改善機體營養狀況。結果表明,患者咳嗽咳痰、胸悶氣短癥狀明顯減輕,ADL評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加了機體抵抗力,使疾病穩定期延長,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病程進展。
參考文獻:
[1]陳丹,李玲,薛培麗,等.強化健康教育對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 2010,26(15):2326-2328.
[2]王洪梅.心理護理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調查[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0,08(4):86-87.
[3]黃湘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護理干預[J].航空航天醫藥, 2010,21(9):1715.
[4]張永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護理干預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 2010,(27):803-804.
[5]梁小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 2010,8(27):2468-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