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李 靜
對癥下藥 治作風之弊
□ 本刊記者 李 靜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向“四風”宣戰,從中央到地方,黨內領導干部深刻檢查自身,不斷深入群眾,深入基層,以實際行動解決問題。
文件材料堆成山,大會小會積如海,是謂“文山會海”。
“大會中會小會,會會有我;你說我說他說,說了也白說。”這樣的順口溜是干部對頻繁開會持排斥態度的直接反應。
眉山市一位校長曾對頻繁接收各項指示文件、應對匯報材料大倒苦水:“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去抓教學和管理?”
文山也好,會海也罷,都是形式主義的怪胎。它令人厭惡,因為這種行為嚴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
今年,我省多個部門改進工作作風,從告別“文山會海”開始。
剛進入2013年,四川就有5個關于旅游的會議接踵而至:全國旅游工作會議、第二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四川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四川省旅游工作會議、四川省旅游宣傳營銷工作會議。1月7日—11日,我省在5天內高效率、精簡化地協辦和舉辦了這5項會議。會議堅持從簡辦會、務實辦會原則,將會議時間由原定的兩天壓縮為一天半;會議未安排會后考察及文娛活動。
8月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分別制定關于著力改進文風會風的實施方案,“要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切實改進會風,要精簡文件簡報,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切實改進文風。”“除重大決策部署外,省委文件原則上不超過3000字,簡報每期不超過4頁。除重大決策部署外,省政府文件原則上不超過3000字,簡報不超過2000字。”這些規定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成都市委、市政府要求文件一般不超過3000字、每月第二周為“無會周”、報送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文件原則上控制在8頁以內、今年內市級各部門下發文件數量須在近3年發文平均數基礎上削減10%~15%……成都市發布《關于治理“文山會海”問題的規定》,從嚴格控制發文、辦會數量,提升質量、提高效率等層面推行“限額制”,以制度的創新對癥治理“文山會海”。
規定出臺后,各方迅速落實。
8月2日,成都市將財富論壇的總結與華商大會的部署會議合并,最初起草方案會議規模為300人,最后縮減到180人。8月5日-9日,成都“無會周”實施。
“喊得兇,抓得松,落實起來一場空。”這是對形式主義的形象描繪。
“多少事,從不急;你推我,我推你。甲讓乙處理,乙讓丙合計,丙請丁斟酌,丁等甲審批。一份公文到處傳,像個皮球來回踢。”群眾對官僚主義的厭惡態度從民謠中可窺見一斑。
如何避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四川省的做法是:積極調查走訪,把百姓的事落到實處。
在群眾受到危險、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省委辦公廳機關服務中心干部主動作為,為社區居民排除安全隱患,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今年7月,成都遭遇了特大暴雨。在長順上街116號院內,一棵直徑近80公分、高25米的構桃樹,已明顯傾斜45度,而在大樹下卻居住著多戶居民,院內的居民都非常擔心樹會倒塌。在危難之時,省委辦公廳服務中心,心系群眾,為排除安全隱患,黨員干部冒雨忙前忙后,多方聯系,安排工程機械加班加點鋸樹枝、吊裝、捆綁、裝車、清理,將隱患徹底消除掉。
省發改委查找了“四風”方面存在的3個突出問題:審批項目環節較多,項目報審花時過長;“接地氣”不夠,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等。針對查找出的問題,省發改委加強整改,截至目前,已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3項,僅保留了9項,提高了行政效能。
針對基層干部、群眾反映醫療服務 “三長一短”等突出問題,省衛生廳推進新農合醫藥費用異地即時結算,著力為孕產婦、0-6歲兒童、65歲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費、連續的健康管理,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省殘聯針對殘疾人的特殊需求,已直接為廣大殘疾人提供了5609958項次的個性化服務,其中社會保障類達2127992項次,專項服務類達3481966項次,使殘疾群眾切實得到了實惠。
8月5日至9日,成都市建委對二環路內老舊居住區停車位“大摸底”,計劃今年先試行試點建設一批立體停車庫。得知這個好消息,金牛區金沙路社區黨委書記姚慧英很高興,因為,在她住的社區有57個老舊院落,有1700多輛車的停車需求,“這下停車難的問題終于要緩解了!”姚慧英說。
在全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也有群眾反映個別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存在:有的以打電話方式征求意見,有的開群眾座談會是漫無目的的空談,有的是開了多次會議卻沒有解決一個問題,有的是群眾反映問題而領導卻置若罔聞……
這樣的情況是重蹈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覆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以官僚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那是不行的。”
“體制不完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土壤。”西南交通大學公管學院教授肖平說。“領導干部作風如何,對黨風政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具有重要影響。”她認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領導干部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各級領導干部只有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才能真正為廣大群眾想實事、辦實事,也才能以務實的正能量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此外,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制度建設也至關重要。“要保持改進作風常態化,重在‘保持經常、固化成制’上下功夫。只有靠制度推進,才能綱舉目張、化繁為簡、事半功倍。”
中央黨校教授林喆建議加大處罰力度,他希望我國出臺兩部規范性文件:“國家公職人員行為道德規范”和“國家公職人員腐敗犯罪懲治條例”。“如果這兩部規范性文件能夠出臺,我們就可以把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同時納入到道德和法律的范疇。這樣一來,黨員干部的哪一種行為違反了哪一個規定,就可以很明確地進行懲處。”
消除形式主義,倡導求真務實;消除官僚主義,做到勤政為民。新時期、新形勢下,將群眾路線與改進工作作風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