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底線”不可觸碰
最近,加“V”的音樂人吳虹飛因發布“炸建委”的微博被罰行政拘留10日,在網絡上引起廣泛的關注。一條假消息,一旦由網絡名人發出,危害則大大增加。為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舉辦了“網絡名人社會責任論壇”,以化解社會的戾氣,釋放正能量。
魯煒提出了六點希望:希望網絡名人應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自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美德,帶頭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積極倡導社會誠信,帶頭維護公民個人合法權益。
在論壇上,微博“大V”們達成共識,網絡名人應堅守“七條底線”。
魯煒同時希望網絡名人成為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強大推手,共同把互聯網建設成為傳遞正能量的重要平臺。
“責任是每一個人在社會上對周圍人應盡的義務,擔當是知道責任以后做還是不做,做就是敢擔當?!蔽⒉按骎”、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在論壇上談到。
2012年10月,面對陜西華山在當夜突發游客滯留輿情,陳里徹夜不眠,微博直播游客疏散。同年12月,陳里微博上演生死接力,2小時挽救了西安輕生母子。目前他的粉絲數已達1800萬。
每當微博“大V”們發布一條微博,便會有大量受眾收聽,加上網友互相轉發和傳播,微博“大V”在無形中已成為一群“力量強、能力大”的特殊網民。據統計,目前在新浪和騰訊微博中,10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1.9萬個,百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3300個,千萬以上粉絲的“大V”超過200個。
對于網絡名人的社會責任,優酷土豆首席執行官古永鏘在論壇上談到,互聯網是一個追求真實、負責任的平臺,但現在互聯網的傳播、轉發、分享越來越快,一些信息尤其是不良信息很容易被放大。“這種情況下,我們每一個人在互聯網上,除原創的信息要負責任外,分享、傳播、轉發都要負責任?!惫庞犁I說。
針對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或是謠言,網絡管理者通常會刪帖,而有些發言者甚至會“被禁言”。
此次論壇預示著微博管理上的一個轉變,即從事后“禁言”轉向事前“引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教授稱,這是對網絡“大V”們隨意轉發信息導致謠言、泄私憤、打擊或騷擾他人現象泛濫的一種主動出擊,同時也是主動發揮“大V”們的作用,來引導網民。
這種由“堵”到“疏”的正面引導方式,在陳昌鳳看來“是一種不錯的策略”。不過,同時他也認為要用大家喜歡的方式,正面引導“要建立在尊重網民發表的權利的基礎上,倡導正能量”。
為更好地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權等合法權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從6月27日起,集中清理涉及公民個人隱私權和名譽權的三類信息。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網絡新聞協調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集中清理的三類信息包括:假冒、盜用他人名義開設的博客、微博客等賬號;在網上故意、隨意發布涉及公民個人通信方式、家庭住址及家庭成員情況等隱私信息以及偷拍、偷錄他人隱私的圖片和音視頻信息;對他人進行毫無事實依據的攻擊、謾罵、誹謗等信息。
有關負責人指出,上述三類信息不僅侵犯公民的隱私權和名譽權,而且嚴重破壞網絡環境,人們深惡痛絕。發現影響惡劣的網絡謠言,將會同公安機關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并對查處的典型案例進行公開曝光。
同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在全國范圍開展的規范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秩序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自5月9日以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已依法關閉“人民內參網”、“中國百姓網”、“民主法制監督網”等107家非法網站。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被關閉的非法網站,均未依法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多數未依法進行互聯網信息服務資質登記備案或標注虛假備案信息,他們打著網絡媒體的名義進行所謂“采訪”;違規設立“記者站”、“地方頻道”;大量編發虛假信息;冒用新聞機構名義進行稿件提供、版權合作、廣告經營等業務,實施欺詐。
網絡七條底線
一是法律法規底線;
二是社會主義制度底線;
三是國家利益底線;
四是公民合法權益底線;
五是社會公共秩序底線;
六是道德風尚底線;
七是信息真實性底線。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有關負責人強調,將堅決打擊非法網站,并歡迎社會公眾舉報?;ヂ摼W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受理舉報電話是12377。
(責編:雷怡安)
評論
七條底線,直指當前網絡文明與文化的軟肋,不僅網絡名人應該共守,而且全體網民都應該共守,守住這“七條底線”是每一個網民的責任與義務。守得住,就能打造一個網絡文明時代,守不住,就會打造出一個網絡丑陋時代。
法律法規底線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堅守的底線。當然,也必須是網民堅守的底線,網絡不是逃離現實的虛擬世界,網絡必須是受到法律法規約束的虛擬世界,這個底線不能丟,丟了,網絡就會丑陋不堪。
社會主義制度底線是我們的基本制度。這個底線不能丟,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上,我們吃的是社會主義的飯,過的是社會主義的生活,我們不能自己給自己掘墓。
國家利益底線是一個網民必須堅守的責任。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沒有國家就沒有我們的一切,現實世界如此,網絡世界更如此,我們應該打造網絡愛國主義文化,國家利益至上應該是網絡文化的靈魂。
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為公民在網絡的合法權益維護打造了一個嶄新的平臺。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平臺,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我們應該警惕某些人利用這個平臺維護自己的非法權益。
幸福生活,美麗社會,需要公共秩序來打造,網絡秩序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秩序必須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底線,一旦觸犯,就會成為公共秩序混亂的導火索,我們必須維護好網絡秩序。
道德風尚是一個社會的精神支柱,網絡時代是自媒體時代,這個時候特別需要維護道德風尚底線,因為一旦網絡上的道德風尚底線下滑,對現實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惡劣的。
現在,一些假新聞、假信息充斥網絡,這就是信息真實底線失落的表現,我們每個網民都有責任維護這個真實底線,應該辨別真假,不制作、不傳播不真實信息,虛擬世界的信息不能虛擬。
有關部門應該圍繞這“七條底線”制定網民網絡生活條例,規范網民的網絡生活,引導網民共同守護好這“七條底線”,為建設一個健康文明的中國網絡世界貢獻力量。(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