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正直
近年來,非公有制經濟已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經濟黨組織建設成為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有效加強對非公企業黨員的教育管理,充分發揮黨員在非公企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為非公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筆者認為應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在思想引導上下功夫,贏得非公企業主的理解支持。針對個別企業主對抓好非公企業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等問題,通過致企業主一封信、選派黨建指導員、召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推進會、邀請黨建工作開展較好的業主現身說法等形式,宣傳介紹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意義和黨建工作促進非公企業發展的實例,使非公企業主能夠提高認識,積極開展黨員教育活動,凝聚人心吸引更多人才,為非公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在監督管理上建機制,拓展非公企業黨員管理新渠道。探索完善《非公有制企業基層黨建工作條例》,對非公企業黨務干部的學習培養、選拔任用、目標考核、獎優激勵、落實待遇等在《條例》中加以明確,切實保障黨務工作者的權益。大力推行“黨員績效管理”、“黨員雙重管理”等辦法,從工作圈到生活圈,從行為表現到執行結果進行全方位評估,改變過去定性分析多、定量考核少的現象,用制度規范黨員的日常行為,激活黨員的內在動力。同時,探索實行黨員信息化管理,將每個黨員基本情況輸入網絡管理系統,有效地管好、管活、管住黨員。
三是在教育形式上走新路,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本著實用原則,改變“一鍋煮”的簡單集中和我教你學的單向灌輸,把促進企業生產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作為黨員教育管理的落腳點,通過開設網上黨校、書記信箱、熱線電話,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工程”等紅色主題活動,切實抓好市場經濟知識、黨性黨紀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教育,努力使黨員在覺悟上高于群眾、技能上領先于群眾、業績上超過群眾,使黨員有能力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四是在幫扶關愛上保長效,增強非公企業黨組織凝聚力。企業黨組織要主動為黨員接轉關系、提供學習資料,培養發展新黨員,保障黨員權利,積極為非公企業主提供招商引資、投資指南、政策咨詢等服務,為干事創業的企業黨員提供協調服務。在生活上,采取“一幫一”、“多幫一”的形式,及時幫助有生活困難的非公企業黨員,讓他們“貧時有人幫、惑時有人解、病時有人探”,切實把黨組織的關愛送到非公企業黨員心坎上。
文/張輝
為使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與到義縣經濟建設當中,義縣縣委創新黨建品牌,使基層黨建工作通過各種載體釋放“正能量”,為“保持義縣速度、再創義縣奇跡”注入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一是圍繞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開展“三個一”活動。即“奉獻一份愛心,解決一個問題,化解一個矛盾”。2013年,義縣在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中繼續開展“三個一”活動。縣主要領導率先深入到所幫扶的鄉鎮、村、戶進行走訪對接,并就各鄉鎮2013年的發展方向、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工作調研。全縣3054名黨員、干部深入到239個行政村、9個社區,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3020人,送去生產生活物資折合人民幣70余萬元。
二是圍繞做強做大企業,深入開展“百名干部包百企”活動。在這項活動中,163名縣、鄉兩級黨員干部與101家企業結成幫帶對子,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目前,各級干部累計深入企業60余次,共為企業爭取上級專項及銀企融資對接申報項目13項,爭取金額1.2億元以上,協調解決用電、土地等難題10余項,帶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產值近8億元。
三是圍繞強化村級干部管理,全面推行“五項工資”制度。在全縣17個農村鄉鎮推行村級干部“五項工資”制度,即把村干部工資劃分為“基礎工資、任務指標工資、公共事業建設工資、富民工資、獎勵工資”五個部分。年初制定方案,半年督促檢查,年底考核評比打分,根據村干部年度工作業績確定工資,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進一步調動了村級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