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木濤
隨著時代的更替,社會條件發生了轉變,生產方式進行了變更,新時代的中國工人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挑戰,他們需要時代的認同,需要社會的尊重,還需要有發自內心的驕傲,再次譜寫《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新篇章!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很多人會覺得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今年4月13日22省市公務員聯考中申論的題目。我不是公務員考試大軍中的一員,但我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新時代工人。2003年,初中剛剛畢業的我就來到了東北特鋼職業技術學校,19歲的我走入軋鋼一線車間,正式成為一名軋鋼工人。7年間,在這個大集體中,我體會到了艱辛、挑戰、機遇和力量。同時,我也感到壓力、責任與幸福同在。
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剛剛走上一線崗位的我看到距離自己只有六七米的鋼坯,火紅火紅的顏色刺得我睜不開眼,而我的師父就站在它附近從容、自信地測量著。我怯怯地問:“這鋼有多少度啊?”,師父隨口回答我:“一千來度吧。”也許是因為高溫,也許是因為膽怯,豆大的汗珠瞬間從我的額頭流入脖頸流入心底……師父看出了我的慌張,拉著我的手走到距離空調最近的地方坐下。他說:“小劉,雖然這里的工作很辛苦,但是近百年來,咱們廠子可養活了好幾代人。現在的年輕人能吃苦的少,很多大學生、技校生堅持不了幾天就離開了,我不知道你能堅持多久,但只要你在這里一分鐘,就一定要集中精神,絕不能三心二意。一是為了你的安全著想,二是為了不給集體造成損失,你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師父相信,只要你肯努力,能吃苦,用心學,就一定能練就一身精湛的技術!”
聽著師父意味深長的話語,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在東北特鋼集團站穩腳跟,打牢基礎,做一名踏踏實實的技術工人!我們廠區是24小時不間斷作業的,由4個班組實行八小時倒班制度。白班,二班,三班,休息……7年來,我一直過著這樣周而復始的生活。我很少請假,很少調班,因為每個人的缺席都會耽誤全線的進度。我已經把集團當成了自己的家。
2011年,東北特鋼集團正式完成搬遷改造工作,改造后,我們的設備都是世界領先水平的,工作環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集團還投入了很多資金選拔人才進行深造,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完成了大專學業,當上了班長。同年,我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4歲的我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做一名新時代的工人,我很滿足,很驕傲。
有段時間我發現班里有個工友總是無精打采的,一天下班后,我找到他問:“你這幾天怎么了?注意力這么不集中,工作出差錯不說,你自己也不安全呀。”原來他在外面喝酒打牌欠了錢,討債的人頻頻催促,妻子埋怨,父母責備,他自己也很懊惱。我讓他把欠錢的數目寫下來,你一百,他兩百的居然欠了七八個人的錢,總共1200多元。我從自己的工資卡里取出錢來,跟他挨家挨戶把錢都還上了。我嚴肅地說:“你必須把這不良嗜好改了,咱們這么辛苦,掙點兒錢多不容易,哪能這樣揮霍?”他很感動,向我保證以后再也不會了。這件事后,他的狀態好多了,進步很大,并且很快就把錢還給了我。
2011年4月,一位同事出了車禍,頭部受了重傷,高昂的醫藥費對于這個父母都是農民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負擔。工友們及時趕到,紛紛解囊,累計捐款上萬元,解了工友一家的燃眉之急。大家利用休息時間,有的幫忙護理,有的跑前跑后辦理相關事宜。經過幾個月的細心照料,這位同事終于痊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的家人幾次握住工友的手說:“真是多虧了有你們這樣熱心的工友,讓我們心里真是暖和。”
我常常想,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新時代的工人要想唱響新時代《咱們工人有力量》,僅僅靠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團隊中的每個成員互幫互助,團結協作,提高素質,肯于吃苦,甘于奉獻;更需要廣大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俯下身,呆得住的青年人源源不斷地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增添活力,積蓄力量,共同譜寫中國工人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