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博是網絡媒體中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形式,對體育新聞報道產生了重要影響。“新浪網球V”作為細分化的體育專業微博,既有報道迅速,傳播生動的優點,也存在缺乏深度,定位模糊等問題。本文從分析微博內容,考量傳受關系等角度探討了微博體育報道的特點,并對微博平臺在體育報道中的作用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微博 體育新聞 體育報道
微博參與體育新聞報道已成為趨勢。微博上涌現出各類體育微博,推動了微博體育新聞報道的發展。“根據體育微博客不同類型的作者,目前體育微博已經形成了四大類別,它們分別是體育運動員微博、體育記者評論員微博、體育媒體官方微博、體育愛好者微博。”①
“新浪網球V”作為細分化的微博,筆者將其歸類于體育媒體官方微博,截止于2013年2月23日14點,它的微博粉絲數量達到156412。在2013年澳網正賽期間(2月14日至2月27日),“新浪網球V”一共發布853條微博。這些以原創為主的微博,引發大批網友的轉發和評論。轉發最多的微博轉發次數超過9000次,顯示了微博體育報道的巨大潛力。
一、“新浪網球V”體育報道的特點
1、傳播信息:賽事報道迅速,大量采用圖片
網絡的及時傳播賦予了“新浪網球V”在時效性上的優勢。對賽事結果,“新浪網球V”追求微博與賽事的零時差。報道賽事過程時,往往是比賽每進行兩局,發一次比分,避免信息過于密集造成粉絲的閱讀疲勞。
微博配圖在賽事報道中被大量采用。賽事進行時,一般配交戰雙方選手的照片。以2月17日為例,“新浪網球V”發布了53條微博,未配圖的微博只有10條。這一方面擴大了微博信息量,吸引注意力,另一方面澳網進行的第一周,賽事較為密集,同一時間段內,可能進行多場比賽。單純的文字報道,會顯得混亂。粉絲不容易分清前后發布的微博的關系,配圖使得文字報道的主題突出,用戶根據圖片,可以了解賽事的參賽選手。
2、立足草根:網絡語言、口語化表達,適度評論
細致及時的賽事過程播報是傳遞信息的基本,而特色化的語言表達則是適應互聯網特性,吸引粉絲關注的亮點之一。
微博發布者常常自稱“小編”,表情圖片經常運用在微博中。微博報道出現了大量“求圖求真相啊!”,“最右不厚道”“求送求秒殺”等網絡流行語。
1月26日,中國選手李娜澳網決賽失利。“新浪網球V”做出評論——想起了娜姐的那句話:當你笑的時候,所有人都陪著你笑,當你哭的時候,你只能獨自落淚。微博還配上李娜在黑暗中噙淚的gif動態圖片。圖文并茂,迅速引發網民轉發評論。截至2013年1月28日晚上6點,轉發數量達到9598次,成為澳網期間“新浪網球V”原創微博被轉發次數最多的一條。
3、奪人眼球:熱炒娛樂信息,滿足粉絲需要
網球是全球商業化程度最高的競技運動之一。在消費時代,網球選手的個人魅力吸引著眾多粉絲。“新浪網球V”很好地抓住網球運動特點,迎合了粉絲的心理需求。
在內容上,“新浪網球V”給予了李娜、莎拉波娃、德約科維奇、費德勒等粉絲數量較多的選手更多的關注。為拉近與粉絲間距離,用粉絲給選手起的外號稱呼運動員,如用奶牛替代費德勒,稱德約科維奇為鬧鬧。同時,微博會挖掘選手的比賽花絮,個人私事,以滿足粉絲的好奇心。選手的感情生活,運動員的發布會表現,都成為澳網期間微博關注內容。
在形式上,“新浪網球V”充分發揮了互聯網技術優勢,將精彩視頻(如比賽片段,網球明星獲勝瞬間),趣味圖片(如運動員的搞怪表情)整合到微博中來,增強了微博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了微博用戶的閱讀興趣。
4、鼓勵參與:引入微博競猜,發起話題討論
“新浪網球V”經常有競猜比賽結果的微博,首先猜對比賽結果的選手會獲得事先微博中聲明的競猜獎品。這種有獎性質,也帶有營銷性質的微博對用戶參與微博活動起到激勵作用。澳網期間,“新浪網球V”在微博競猜中引入全新模式:粉絲團PK大賽。即對比賽結果的競猜不以個人而是以微博上影響力較大的網球明星粉絲團的官方微博為單位。粉絲團如“德約科維奇球迷俱樂部迷俱樂部V”派出微博粉絲代表粉絲團參賽。這種競猜模式,涉及的用戶更多,很好的整合了各粉絲團原有的傳播影響力。
體育賽事具有突發性,與傳統媒體相比,微博在發起話題討論,應對突發性新聞事件更為便捷迅速。發起的話題有兩種:一種是微博發布者退出,讓微博關注者討論的常規話題。另一種是微博發布者對話題已經定性,微博關注者圍觀的話題。如2013年1月18日,針對選手托米奇在媒體面前聲稱可以擊敗世界排名第二費德勒事件,“新浪網球V”發布的微博是“新浪網球今晚和明早的互動話題是:黑馬費德勒能擊敗連世界第一都不能阻擋的托米奇天王嗎?”反諷手法已然對話題定了性。
這種鼓勵參與的手段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微博競猜帶來的刺激感,話題的趣味性使微博變得更加生動。發布的微博不僅限于賽事過程報道,擴展了傳播內容。其次,競猜與話題討論,帶來的是大范圍的討論互動。活動的互動,增強了粉絲與微博的黏性,有利于培養忠誠的微博粉絲。最后,在微博平臺上,“信息的擴散不再是一對一的傳遞或一對多的廣播而成為一乘以多再乘以多的鏈式反應。這種即時快速膨脹的信息傳播,具有難以比擬的擴散優勢。”②此類微博更容易帶來的轟動效應,能夠擴大影響力,提升微博的關注度。
二、微博與微博用戶及所在門戶網站的關系
1、微博與受眾:傳受關系,平臺與用戶關系
微博與粉絲的關系,表現在兩個方面:作為信息發布者的微博,“新浪網球V”向粉絲提供信息,是點對面的傳播。由于互聯網雙向傳播特點,也接受來自粉絲的反饋。
作為交流平臺的微博,“新浪網球V”是細分化的體育微博客,為網球愛好者間的交流搭建了虛擬空間。由于“新浪網球V”采用每過兩局播報一次的方式,在兩局的間隙,部分網民利用微博的評論功能,自愿的充當了比賽的播報員角色。微博的轉發和評論功能,讓網民相互間交流,找到有共同興趣的網友變得更加便捷。作為平臺的微博,更像一個虛擬的信息集市,網友在自發的、喧嘩的評論中互相交流,尋求認同與歸屬感。
2、微博與門戶網站:內容提供者與呈現者關系
140字的微博決定了微博內容的小而精,也帶來了信息量偏少等缺陷。微博字數限制導致了體育報道重結果輕內容,挖細節不全面的問題。在微博中加入網頁鏈接,微博既可以成為體育報道的精簡版,受眾通過微博了解大致情況,點開鏈接閱讀更詳細的體育報道,也可以成為進入新浪網的入口。微博與門戶網站間的互動,有利于提高網絡媒體的關注度和點擊率。
三、“新浪網球V”報道體育賽事存在的問題
1、線性序列的微博發布造成信息淹沒與信息貶值
微博在頁面上的呈現是按發布時間的順序排列的。發布的微博呈現到關注“新浪網球V”的粉絲頁面前排的時間很短,很快便會淹沒在海量微博中。這容易造成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傳播效果不理想。此外,各條微博的的新聞價值大小不一,由于按照時間發布順序排列,微博字數限定在140字以內,新聞重要性在微博平臺上難以表現。
微博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無數的微博自愿參與到體育賽事過程及賽事結果的報道中。這種不需要專業化評論和技術判斷的體育報道門檻低、易操作,使得相同信息的微博重復率高。信息的重復與競爭造成了“新浪網球V”微博的信息貶值。
2、缺乏深度不利于塑造自身的公信力
“微博報道體育賽事往往滿足于體育新聞播報的即時和豐富,卻忘記了體育新聞的整合和挖掘,缺乏深度報道。”③與傳統的體育報道相比,微博報道更為快速,發布的時間差小。但字數限制使得報道在全面詳實上大打折扣。被視為彌補微博字數限制,有利于提升微博深度的長微博,并未被“新浪網球V”廣泛使用。另外,報道的過分娛樂化,消解了對賽事本身的關注度。
缺乏深度,也就表示其自愿放棄了塑造更高公信力的機會。在涉及深度報道,深度評論時,“新浪網球V”利用轉發功能分享來自體育記者、傳統媒體發布的微博,或者在微博中直接引用別人的觀點。如1月26日,“新浪網球V”引用《華商報》評論《同是受傷,為何李娜劉翔遭遇不同》。對于李娜受傷事件,微博客們從不同角度分析表達各自觀點。而“新浪網球V”并沒有原創的評析文章。在信息重復率高的微博生態中,“內容為王”的重要性并沒有被削弱,從長遠看,缺乏深度,依賴于他人觀點,不利于自身特色的塑造,自身威信的培養。
3、角色定位模糊導致報道內容與風格的混亂
微博參與到體育報道的競爭中,更多的體現了互聯網的整合能力。文字與圖片、視頻的整合,自身觀點與他者報道的整合,用戶間海量評論的整合。技術上、內容上的有效便捷的整合,賦予了微博報道的特性。整合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微博角色定位的模糊。“新浪網球V”既是賽事信息的發布者,客觀準確,也是娛樂信息的挖掘者,生動煽情。在高人氣選手取得勝利時,可以像明星的粉絲一樣,情緒化表達賽事信息。在重大體育事件發生時,又可以通過轉發高質量的評論,塑造冷靜客觀的微博形象。
這種互相矛盾,多重身份的微博表達,顯示了“新浪網球V”定位的模糊。長期的體育報道經驗,使得傳統媒體在報道新聞時,強調自身立場與報道風格。反觀微博,在體育報道(方面)剛剛起步,報道風格和內容較為混亂,立場不夠鮮明。□
參考文獻
①孫媛、李玉迪,《新浪體育微博客現狀研究與分析》[J].《現代營銷》,2013(1)
②③闕哲屹,《微博體育賽事報道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新聞世界》,2011(12)
(作者: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0級新聞學本科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