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嘯寒
由武漢大學承辦的第45屆亞太地區公共衛生學術聯盟大會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專家學者以“全球健康”為主題展開研討,經過“號診把脈”,認為當前最突出的四大健康問題分別是:養老、肥胖、空氣污染以及新生兒缺陷。
專家一致認為,在全球老齡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老齡化趨勢加速,目前中國家庭4-2-1結構(4個老人,1對夫妻加1個孩子)使家庭養老負擔過重,中國養老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健康問題;讓專家們憂心忡忡的還有肥胖問題,有專家指出,隨著美國快餐文化席卷全球,美國胖人林立的現象也有全球化的趨勢;此外,空氣污染由其導致的各種疾病更讓人不得不警惕;新生兒缺陷問題也被擺上會議桌,專家出具的數據讓人觸目驚心。
致力于研究中國養老問題和老年人長期照料問題的多位專家認為,一種比較理想的養老方式是政府、老年人和家庭三方面結合起來,共同承擔經濟養老,而社區養老方式適合中國當下。杜克大學護理學院國際研究主任吳蓓教授認為,社區長期照料機構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家政服務中心,主辦方包括政府機構和私有養老機構,這就需要專業的養老護理人員。
她指出,養老護士是國際發展的趨勢,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護士的功能眾多,除了基本的打針、配藥以外,更多地體現在對慢性病的管理、對老年人的長期照顧與護理。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際交流司歐美大處處長盧國萍介紹,肥胖引發許多慢性病。在中國,超過一億人患有高血壓,這也與吃得越來越多,動得越來越少有關。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孟慶躍指出,肥胖已成為美國的第一負擔,我們在看好萊塢電影的同時,也將快餐文化“引進”了進來,飲食文化的改變是導致肥胖的重要原因。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主席Mohd Amin Jalaludin認為,現在開車的人越來越多,長期伏案工作使用電腦也是致病原因。
早在2009年,一些研究者就在武漢進行了一項關于PM2.5對肺功能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PM2.5對肺功能存在影響。研究者還對空氣中的化學成份進行研究,結果證實,二氧化氮等化學物質濃度增高、持續時間變長,會推高呼吸系統疾病住院率。
孟慶躍指出,對于PM2.5,不僅中國,韓國等周邊國家都非常關注并密切監測,事實上發達國家都經歷過這一階段,比如英國和日本等國。其中英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治理,花了30年時間才達到宜居狀態。由于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中國花的時間應該會比他們短。
武漢大學對湖北省2003~2011年的出生缺陷數據分析發現平均每一萬個新生兒中,有132個存在出生缺陷,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美國圣路易斯大學公共衛生與社會公正學院院長Edwin Trevathan教授介紹,它的發生與女性的體重、抽煙等健康問題相關。
Edwin Trevathan教授認為,10~15年前,中國和美國合作在中國啟動葉酸補充項目,目前該措施已在各國普遍采用。育前健康干預手段包括葉酸補充、糖尿病控制、煙草控制、酒精戒斷、HIV管理、血栓篩查、肥胖預防、癲癇管理、預防缺碘等。Edwin Trevathan教授還指出,中國的空氣污染是個特別的因素,空氣污染對婦女兒童的健康會產生影響,現在他們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啟動了空氣污染對早產、低體重兒影響的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