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平
漢朝的公務員考試
◎劉黎平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執政已是第11個年頭,在堅持休養生息政策背景下,國家的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各個領域的工作深入拓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于是,這一年又招公務員了。
我們看《高帝求賢詔》。此次公開招聘,多少人報名?不詳;錄取百分比是多少?不詳;錄取者安排到什么崗位上去了?以后的發展如何?不詳;但招聘書的內容,很詳,詳的不只是文字內容,更是漢高祖的態度。為什么很詳呢?因為“裸”,沒有遮掩,所以“詳”,真可謂一份“裸招書”。
裸在何處?裸在招聘人的表情上。這份中央政府頒發的招聘書,不是官樣文章,直接將自己著急地要求賢才,呼喚賢才過來的表情裸露了出來。劉邦在詔書里頭喊:誰說當今的人才不如古代的人才?都怪我這個做領導人的高高在上,沒有主動去認識他們、結交他們,所以他們就沒有上進的路徑,不能為國家效勞。三兩句話,似乎可見漢高祖眼神焦灼,額頭冒汗,捶胸頓足地對蟄伏在人間的賢才喊話。所以說這是一份有生動面孔的招聘書。
裸在何處?裸在人才招聘的條件上。通篇不提及出身、信仰、學歷、所屬團體、居住年限和財產狀況。身體狀況方面只提到一句:“年老癃病,勿遣”。實在老得走不動,病得下不了床,那就不必了。劉邦招的人才,確實很“裸”。韓信游手好閑,喜歡蹭飯吃,赤裸裸地討人嫌,卻赤裸裸地封他為大將。陳平據說跟嫂子有一腿,赤裸裸地鬧緋聞,劉邦卻赤裸裸地信任他,重用他。
裸在何處?裸在對人才待遇的許諾上。兩千年前的人,思想覺悟不高,干事業就是要光宗耀祖,衣錦還鄉,說白了就是跟著你創業打江山,就是要分紅的。好啊,既然你們要功名,要富貴,詔書里頭就赤裸裸地寫明:“吾能尊顯之”。我劉邦能讓你們尊貴顯要。一句赤裸裸的話,擊中了人才們赤裸裸地要求有面子有待遇的心。
劉邦說到做到,早在楚漢革命年代,九江王英布去投奔他,劉邦態度不太好,但給出的待遇很好,一切起居生活條件跟他漢王劉邦一模一樣,于是英布“大喜過望”。除了待遇高,面子好,還能與老板平起平坐,我劉邦招你們來不是使喚你們的,而是跟你們一起玩事業的,“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一個“游”字,平等色彩盡顯。
裸在何處?裸在招聘程序上。這份招聘書里面顯示的招聘架構很透明,從御史大夫到丞相,到諸侯王,到御史中執法,到郡守,一根線清清楚楚,不晃圈子。
地方領導該怎么操作?親自開車去請,做好思想工作,親自送到丞相府上去:“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裸勸裸送。如果隱瞞人才不上報,一旦發現,就有行政處理:免職。赤裸裸地免。裸的就是直接的,直接的就是透明的,透明的裸!
劉邦招人才態度很“裸”,一直到他的兒子、兒子的兒子、兒子的孫子也還是很“裸”。
我們再看《武帝求茂才異等詔》。詔書一開頭就說:“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開頭態度就很“裸”,口口聲聲就是要“非常”,連句客套話都沒有。接下來,還是不遮掩,赤裸裸地說:只要是千里馬,不怕你喜歡踢人,不怕你駕車追尾;只要是能建功名的人才,不怕全世界的人都非議你。“故馬或奔踶(dì)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
不管白馬黑馬,一日能千里的就是好馬。要是控制不了咋辦?漢武帝倒是很有把握:不怕,只要我調控駕馭得當就行。具體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漢武帝很快就交代清楚了:能做將相,能出使遠方國家的人才。怎么選拔呢?各個地方的領導,你覺得有這方面特長的,就給我推薦上來。
我仔細數了數這份人才招聘書,居然不超過八十個字,好似一個人在連氣都不換地吆喝:招人啰,壞點劣點不要緊,只要能出使世界五大洲,各地方趕緊報上來。漢武帝這孫子,比他的老祖宗劉邦還爽快。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