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周勵
機遇是長了翅膀的天使。歷史再次選擇了陜甘寧,陜甘寧也一定能把握好機遇,迎接新挑戰。
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在賀詞中寫:陜甘寧已經迎來了新機遇,希望通過研討會的召開,能夠搭建交流平臺,聚集多方智慧,共謀振興大計,為陜甘寧革命老區的振興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主任、陜西省委原副書記楊永茂,衷心希望陜甘寧研討會能夠不斷辦下去。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侯生華,建議政府能夠積極參與這項事情,政府之間加強協調和合作,共同來研究陜甘寧老區的規劃實施所面臨的諸多重大問題。
中國軍事科學院軍建部副部長、少將、研究員楊春長認為,強國夢就是中國夢,振興陜甘寧,尤其要“強”各級政府官員的執政能力和整體素質。
經濟日報原總編輯馮并,給我們系統分析了《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給陜甘寧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實施好規劃內容,加快振興,就是實現陜甘寧中國夢的前提。
的確,《規劃》立足老區發展實際,著眼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確立了建設“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國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現代旱作農業示范區、國家重點紅色旅游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試點區”的戰略定位,賦予了老區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弘揚紅色革命文化、引領西北農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規劃》從5個方面提出20余條扶持措施,涵蓋了財稅、金融、投資、國土資源、生態環境、社會支持等方面,為老區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政策疊加前所未有。與“關天經濟區發展規劃”等政策相比,《規劃》政策支持更為顯明。
《規劃》提出,老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國家將繼續給予老區政策支持。一是在財稅政策方面,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革命老區轉移支付力度;通過財政貼息、費用補貼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老區重點工程和建設項目的信貸支持。二是在投資政策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性投資優先向老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傾斜;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在規劃布局和項目核準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三是在土地政策方面,實施差別化土地政策,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上適度向老區傾斜;在嚴格保護林地前提下,鼓勵合理開發利用荒山、荒坡、沙地等未利用土地。同時,在生態環境、社會支持和人才開發等方面也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
希望陜甘寧能把握好新機遇,盡快實現陜甘寧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