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陽光到“家”

改革亮點:社會觀護,陽光未檢
上海檢察機關未檢部門以涉罪未成年人的再犯預防機制創新作為切入點,積極運作構建涉罪未成年人社會關護體系,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安定和諧、積極向上的社會環境。
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結合區位特點,聚焦來滬未成年人這一重點人群,聯合街鎮社區黨工委等部門探索建立了來滬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平臺,并積極創新和構建社會化防控體系,以優化來滬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切實維護來滬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13年,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通過分析發現,近年來辦理的未成年人案件情況呈現兩個80%的特點:一是涉案未成年人中有80%以上是來滬未成年人;二是涉案未成年人的居住地或作案地有80%以上集中在北新涇社區等長寧的西部地區。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針對性地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違法犯罪,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北新涇街道黨工委共同搭建來滬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平臺,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整合工作資源。通過實有人口和實有就業人口登記等途徑,借助居委會等群眾組織,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對居住在轄區內的246戶來滬未成年人的家庭、就學、務工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了解來滬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現狀和亟須解決的問題,建立常態化的跟蹤服務機制,從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給予關心和幫助。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蒲公英陽光教育基地”,對外來未成年人家長進行培訓輔導。在硬件上分別設置授課場地、活動場地和窗口接待;在課程安排上針對來滬家庭的特別需求和突出問題進行“融入教育”“自護教育”“防范教育”“親子關系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考慮到外來人口家庭主要以個體商販和保潔、環衛等工作為生,白天沒有時間,故在授課時間上安排在晚間。
自2013年5月基地成立以來,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已對160戶家庭進行了授課。由上海市長寧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未檢科長、社區黨工委副書記、司法所長等四人組成授課團隊,從不同的角度與來滬未成年人的家長對話溝通:一是結合所辦理的未成年人案件,談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和規律。二是結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過程中因方法簡單粗暴,談對未成年人造成的消極負面作用。三是結合流動家庭的一些父母言行不規,甚至違法等情況,談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影響。四是結合社區的發展和愿景,談怎樣成為講文明、有道德的新上海人,融入社區。
在對來滬家庭授課過程中,上海市長寧區檢察院還特別向家長們發放了《弟子規》讀本,在課堂圍繞我國傳統教育中的一些警句名言進行講解和舉例。每次授課結束后,還有家長留下來與授課者作進一步交流。反饋的調查問卷也顯示,許多家長表示在孩子教育上確實存在許多困惑,一直期盼有這種形式的學習機會。下一階段,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準備與新涇街道社區黨工委對所屬社區的來滬未成年人家庭進行授課教育活動,以進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