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磊 青 木 王 渠
美國媒體1月4日報道,美國國防及情報部門近幾個月一直在傳,中國將進行新的“反衛星試驗”。美方人士稱,新的試驗如果成功,中國將有能力威脅美國的GPS衛星。
中國2007年初曾進行反衛星試驗,引起軒然大波。外電報道中國2010年1月份又曾搞過類似反衛星試驗,但中方沒有承認。有分析稱,即使中國真的再搞試驗,也不會將衛星擊碎,但一定會讓被攻擊衛星失效。
事實上,美國才是世界上惟一具備實戰攔截衛星能力的國家。有加拿大媒體說,美國推進太空軍事化正在改變戰爭的面貌。目前,太空幾乎成為與核武器同等敏感的領域。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說,能在太空領域互相摧毀,就相當于大國之間的核威懾。
美國“太空網”說,在2007年的“反衛星試驗”中,中國于850公里高空摧毀了一顆自己的廢棄氣象衛星,“制造出約3000枚太空碎片”。2010年的那一次則有所不同。在那場“導彈防御試驗”中,中國先用彈道導彈發射出一枚模擬彈頭,然后摧毀了這個不在軌目標。所以它并沒有產生任何永久性的空間碎片,比起2007年的試驗,攔截高度也低得多。還說,中國使用了與前一次相同的發射器和攔截器。
一些美國官員猜測,中國可能想比2007年及2010年走得更遠,瞄準的是一個位于2萬公里高空的目標。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學者顧克岡在文章中說,中國這次試驗與以往不同之處還包括技術上的變化,可能會采取“飛越”模式,并不摧毀某顆衛星。他說,中國有很多理由避免摧毀處于軌道的衛星——制造太空碎片也會給中國自己的衛星帶來風險,而在未來數年,中國打算向這一部分太空輸送超過20顆新導航衛星。
據報道,軍事通信和海事導航衛星位于距地球19300公里到35410公里高度的軌道上。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旗下的“all things nuclear”網站這樣評論:“這場試驗將被解讀為中國發出一個信號:欲令美國GPS衛星導航系統處于危險之中,就像2007年那次試驗被理解為中國打算攻擊美國中軌道衛星。”德國宇航新聞網認為,對于不久前剛成功發射北斗衛星的中國來說,如果反衛星試驗再次成功將令中國在太空攻防能力上更進一步,形成整體實力。
有臺灣媒體擔心,這種試驗將“殃及池魚”。《臺北時報》稱,只需24枚反衛星導彈,中國就能大大削弱美國軍事行動的能力。而臺灣一直靠美國衛星提供早期預警。一旦臺灣海峽出現突發事件時,針對美國的反介入和區域封鎖,中國反衛星武器將發揮“重要作用”。這種武器將迫使美軍離開亞太海域,更不要說“協防”臺灣。
為顯示消息的可靠性,“all things nuclear”網站稱,顧克岡已經在中國生活25年,有“熟識且可靠的消息來源”。去年11月,有消息人士告訴他們,中國政府官員中流傳著即將進行一次反衛星武器試驗的說法。圣誕節前,美國國防部一名高官也透露,奧巴馬政府正對此密切關注。而在更早之前的10月,美國《華盛頓時報》記者比爾·格茨就報道過這樣的消息。
顧克岡用“可能性非常大”界定自己的判斷。去年10月,中國國防部曾明確否認將進行反衛星試驗,稱有關報道不符合事實。
“2008年2月20日夜,在飛往夏威夷途中,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電話響了起來。這是一次包括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參聯會副主席等高官在內的電話會議。”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維基解密”2011年描述了上述場景,并披露說,當時那些高官告訴蓋茨,美國秘密進行反衛星武器試驗的時機已經“成熟”。
“維基解密”稱,外交密電顯示,美國私下對中方反衛星試驗的擔憂遠比公開承認的嚴重。2008年1月,時任國務卿賴斯提出要采用軍事行動保護美國空間系統。賴斯曾“私下”對中方表示,“美國保留保護自身太空系統安全的權利,途徑包括從外交到軍事”。當時賴斯說,“美國自1985年以來就沒有試驗過反衛星武器”。《每日電訊報》報道稱,不過1個月后,美國就點燃了導彈的引線。請示蓋茨的當晚,美國海軍“伊利湖”號巡洋艦成功命中“USA 193”號美國間諜衛星,并由此啟動了一場秘密的“太空大戰”。
事實上,早在人造衛星問世之初,美國就有人宣稱,“誰能控制外層空間,誰就能控制地球”。美國上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研制空基反衛星武器。1997年10月,美陸軍還首次成功進行了激光反衛星試驗。目前,美國是世界上惟一具備實戰攔截衛星能力的國家。
“可怕的空間武器突破最后防線已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橋段,美國推進太空軍事化將在不久改變戰爭的面貌”,加拿大“全球研究”網站報道說,過去3年,美國發布了外太空使用武力戰術指南,與此同時,美國的軌道武器試驗一直積極進行。特別是去年聯大期間,美國引人注目地拒絕支持停止太空軍事化決議。在表決“避免外太空軍備競賽”決議投票中,169個成員國表示支持,卻因為美國和以色列棄權導致決議失效。有報道估算,九成美軍使用或依靠太空系統。
然而,美國對渲染中國的“太空威脅”倒不遺余力。去年10月,《華盛頓時報》記者比爾·格茨就詳盡描述了這一過程。他說,美國情報機構的報告顯示,中國從一個地面基地試射一種新的Dong Ning-2(DN-2)直接上升動能反衛星導彈,它可高速直接撞毀衛星。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說,就目前公布的信息來看,還沒有一個國家研制、測試過這種“直接上升高軌反衛星武器”。研發這類武器并非擁有一個大號的運載火箭就能解決。反衛星武器和衛星接近的速度非常快(每秒十幾公里),而導引頭的探測距離又十分有限。中國軍事專家宋曉軍說,美國對中國反衛星武器擔心映射的是中國整體實力,中國太空技術正朝著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勢頭迅猛發展。反衛星技術的政治和戰略意義要大于技術意義。
美國網站“華盛頓自由燈塔”今年年初報道說,五角大樓發言人拒絕對所謂中國的反衛星試驗“情報”置評,僅表示:“我們認真關注中國的軍力發展,并敦促中方就自己的實力和意圖展現出更大透明度。”
“all things nuclear”網站則為奧巴馬政府列出了3種選擇:它可以展開靜悄悄的外交努力,說服中國取消或至少推遲試驗;也可以公開呼吁中國不要進行試驗;或者仍然保持沉默,直到中國進行試驗,然后再對此提出抗議。該報道說,當年小布什政府采用了最后一種方法,導致空間環境更加惡化。所以奧巴馬政府應該努力勸阻中國不要進行這場試驗。中國可能無論如何都要試驗,但它也許會看到取消或推遲試驗的益處,從而同美國討論這些問題。
俄羅斯工程科學院顧問尤里·扎伊采夫對媒體說,由于對中國進行反衛星試驗感到害怕,美國很可能會啟動反衛星系統談判。他說,美國及其盟友試圖控制太空活動,所以俄羅斯和中國不可能簽署美歐聯手搞的什么外太空行為準則。
中國軍事專家表示,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國的真實愿望。中國沒有興趣同美國搞一場大型太空軍備競賽,直至有一天雙方真的把各自衛星相互擊落。事實上,中國再怎么發展太空武器,都無法在可預見的未來縮短中美之間的差距。美國外太空打擊能力的優勢是絕對的、壓倒性的。在中美關系的戰略不確定性消除之前,中國擁有外太空的關鍵性殺手锏將始終是要的,中國必須擁有可靠的戰略報復能力,這是在大過渡期壓制美國動對華冒險念頭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