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石,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地產界的明星。他1951年出生于廣西柳州,在文革中當過兵,做過鐵路工人,在深圳倒賣過玉米。從1984年起,組建萬科,把萬科帶得如火如荼,成為中國最大的住宅供應商。
1995年,王石腰椎出現問題,被診斷出“血管瘤”,醫生稱他可能癱瘓,必須馬上動手術。他當時想到下半生可能在輪椅上度過,就決定在沒坐上輪椅之前到一直向往的珠穆朗瑪峰看看。從此,他堅定地走上探險之路,走上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挑戰極限之路。
1998年,王石開始參加登山訓練。從2002年開始到2005年底,他征服七大洲最高峰及南北兩極,成為登山界“7+2”探險計劃的世界第9人。2010年5月,王石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再次登頂,以59歲的“高齡”成為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的人!并成為歷史上第二位從珠峰南北兩坡成功登頂的中國人。
這個神秘的地產大王,緣何如此氣吞山河?我們不妨從下面的故事來說起。
2010年,有王石參加的登山隊宣布攀登珠穆朗瑪峰,引起了人們前所未有的熱情關注,一時間盛況空前,央視首次全程直播。
在7名隊員中,有兩個人尤為引人矚目。一個是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鼎鼎大名的地產泰斗。在房地產界,沒人敢懷疑他的能力,但是對于登山,他充其量只是個業余愛好者,何況他已59歲,年齡是致命的弱點,要想征服世界第一高峰,談何容易?人們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
另一個是比王石小10歲的隊友,身體素質和狀態都特別好,在北京懷柔登山基地訓練時,一般人登山負重最多只有20公斤,他負重40公斤仍然行走自如;別人走兩趟,他能走三趟。于是人們紛紛預測,這名隊員應該是第一個登頂的,自然他也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整個登山過程中,那名呼聲最高的隊員屬于興奮型的,他身兼數職,一路上接受記者采訪,每天還要抽空上網,回復網友發的帖子,不僅如此,他還要全程跟蹤拍攝登山過程,并把一些相關圖片按時發給家鄉的電視臺。于是,8000米以下時大家在電視直播里看到的都是他的鏡頭。結果到8000米時他就打退堂鼓了,不得不放棄登頂,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體力已消耗殆盡。
相反,王石表現得極為低調,事先約定不接受記者采訪,面對攝像機,他只是默默地專心登山。他嚴格管理自己,每次都認真做好爬山的準備工作。比如涂防曬油,要求兩層,他一定兩層,而且涂得特別厚;規定幾點進帳篷,他就幾點進帳篷;為保持能量,食物再難吃他也吃。他在珠峰7000多米的時候,不管別人說風景多好,他都克制自己不出帳篷,因為動一次,能量就損耗一次。
最終,7名隊員中只有4人成功登頂,包括王石,而且自始至終全隊只有他一人沒受傷,近乎完美地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
最具實力的隊員沒有登上頂峰,而最不被看好的王石競一舉登頂,這樣的結局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下山后,王石欣然接受采訪。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難道你有什么秘訣嗎﹖”此刻他開心地笑了:“哪有什么秘訣啊﹖自從第一腳踏上珠峰,我的心中就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登頂,任何與此無關的事情我一概不做?!?/p>
一次,一新加坡客商來萬科談生意,恰巧王石剛登完珠穆朗瑪峰回來。在萬科會客廳,客商不無驚訝地說:“王總,您的事業如日中天,還要到處去登山,也太難為自己了吧?難道是想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是登山家嗎?”王石說:“那倒不是,我是在利用這種方法管理自己,讓自己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對方嘆道:“哇!您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人了,還要怎么樣?”“可是我覺得還很不夠。在登山時,我就刻意約束自己,一心向上走,周圍的風景再好,也不流連。到營地了,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專注?!笨蜕搪犃耸峙宸?。
王石對自己非常負責任,時時嚴格管理自己,他說不做什么就是不做什么。就是靠這種對自己的嚴格管理,他成了名副其實的登山家。他把這種專注精神移植到工作中,其職場生涯便一步一層樓。
小美財富筆記:
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誘惑,人一旦抵擋不住,就會分心。而只有養成專注、專一的強大精神,才能更好地、持續地做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