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提出“自主課堂”概念,指讓某個學習小組或是這個學習小組中的某些同學,在某些特定的課堂上擔任“老師”,由學生給學生上課,把傳統的課堂變成學生的“自主課堂”,而每個學習小組完成備課、上課、評課的過程,即是這部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扮演“老師”給同學上課,這一角色轉換,會迅速吊起學生的胃口,學生們變得躍躍欲試。而依然做學生的同學,對于這個“老師”自然也少了份畏懼,“老師”出錯了大家會善意的調侃,不合理的地方也會大膽提出,課堂氣氛因此變得活躍,而挑錯的過程,也是同學們自主思考、探究問題的過程。這些由學生做主的“自主課堂”不是孤立的某一節課,而是以一節課或一個教學單元為單位開設的一系列課程,這些課程一般不是連貫的,它們分散在各個不同的教學內容當中,而這些“自主課堂”系列課程組合在一起,即形成了“交互式校本課程”。
一、“交互式校本課程”的釋義
“交互式校本課程”是由一系列“自主課堂”教學內容組成的,所以與普通校本課程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的內容不是連貫的,而是分散在各個不同教學內容中的一個個知識點。另一個區別就是“交互式校本課程”是沒有具體教材的,只有一個提綱,而課程的具體內容要由各個學習小組在開展“自主課堂”的過程中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自行編寫教材,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由教師制定提綱,學生編寫教材的校本課程,這也是它被稱作“‘交互式’校本課程”的原因。“交互式校本課程”在知識點上是分散的,但是統一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個學習方式。所以說,“交互式校本課程”是以“自主課堂”為載體,以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為形式,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為目的的一個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它以校本課程的形式,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系統化、常態化,使這種學習方法真正為體育教學服務,并為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交互式校本課程”內容的選擇與設定
“交互式校本課程”的教材,不是某一個運動項目的專輯,而是包含了各個項目精選內容的合輯。在選定“自主課堂”的內容時,應根據學校教師配置、學校場地器械情況、學生年級、學習能力的不同,由淺入深,設定初、中、高三個級別的學習內容。在三個級別的學習內容中,又包含了運動技術、運動理論知識、徒手練習、器械練習、個體練習、群體練習等各個不同類型的內容。而這些“自主課堂”所處的位置,可以是某一節課、某一個教學單元或者是某一個教學模塊(圖1)。根據中學生的時間、能力等影響因素,“自主課堂”學習以一個教學單元為單位比較合適,這樣的一個教學單元應該包含了2~4節課,每一個學習小組只負責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自主課堂”教學,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時間,也不會對教學進度產生大的影響。如果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已經比較強了,教師可以嘗試設置一個模塊的“自主課堂”,而這個模塊的“自主課堂”應該由若干學習小組分別負責不同的內容,共同完成本模塊“自主課堂”教學計劃。
“自主課堂”教學內容由教師在學期初或是每一個模塊教學開始之前確定下來,并將所選內容制成示意圖,供各小組選擇,以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圖2展示結構示意圖為例圖,具體內容的選擇可以根據情況自行設定)。
圖1 自主課堂結構
三、“交互式校本課程”的實施策略
1.籌備階段
(1)在學期初或某個模塊學習之前,教師將本班學生分成3~5人為一學習小組,并選出組長,負責組織本組“自主課程”的開展。各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男女生比例都要均衡。
(2)各個小組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點選擇本小組本學期要承擔的“自主學習”教學內容,并將本組信息和“自主課程”內容填寫入“‘自主課堂’學期安排表”。組長根據組員意愿和特點進行分工,制定本組“自主課堂”開展的時間節點,并填寫本組“‘自主課堂’開展進度表”。
2.實施階段
在交互式校本教材的實施中,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主體是學生,操作主體依然是學生。在“自主課堂”開展過程中,由負責本次內容的學習小組在課前集體“備課”,課上選出一名學生擔任“教師”角色進行授課,課后小組討論并撰寫課后小結(圖3)。
(1)課前準備階段:學生通過收集相關內容的資料,完成本次“自主課堂”的理論準備,通過教學圖解、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完成技術動作的學習。本階段的學習中,本小組的同學要合理分工,互助學習,不能解決的問題根據自己的已學知識嘗試討論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可以請教老師或高年級同學。
(2)課堂實施階段:由承擔教學任務的小組選出一名同學擔任“教師”,負責授課,其他小組成員負責協助教學,包括場地布置、協助示范等。其他同學正常參與課堂學習,并在本次“自主課堂”結束后進行點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對各個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出優點和不足。
(3)課后總結階段:實施“自主課堂”的小組通過小組討論,由組長撰寫“自主課堂”課后小結,總結本次課或本單元的得失并上交老師進行存檔。全體同學在課后填寫“‘自主課堂’過程性評價表”并上交老師,由老師匯總后計入學期成績。
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各小組“自主課堂”的開展情況,對于學生的問題要注重引導,保證各小組能按計劃完成“自主課堂”的各階段任務。
(江蘇省南京市板橋中學 2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