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練習目的
發展學生的投擲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促進耐力素質的提升,同時在活動中滲透交通規則,提高學生的交通素養。
二、場地安排
羽毛球60只(每人一只,再準備多余一些供備用),平整場地一片。在場地中央,畫一個半徑8米的圓,在圓中心畫一個邊長為1.5米的正方形。正方形四角處各放置一個紙簍,再以紙簍為圓心,畫半徑為4米的四分之一圓形(圖1)。
圖1 神龍擺尾賽投準示意圖
三、練習方法
將全班同學等分成男女人數相近的四隊,每位學生手握一只羽毛球,每隊學生手拉手成龍形隊伍站在各家處。游戲開始后,按各自圓形跑動路線,逆時針繞大圓(粉紅色)游行(跑動),繞圓游行四分之三時,再切入圓內,來到自家投擲線(朱紅色)外列隊,一起將手中羽毛球瞄準投向紙簍。投完后由龍頭統一發令撿拾沒有進簍的羽毛球(投中球留在簍中,拿備用壘球繼續游戲),返回投擲線處列隊,統一再繞大圓一周,再投、再撿,以此反復。在規定時間里,投進紙簍多的龍隊獲勝。
四、練習拓展
1.可根據學生實際人數,通過增大圓的半徑,增大跑動距離以增加運動量。對于低年級學生,也可縮小跑動距離,縮小投擲半徑,提高投擲命中率來增加游戲趣味性。也可以用壘球來代替羽毛球投擲,這樣命中率更高,學生的興趣會更濃。
2.跑動中,除了拉手外,可以要求學生抱腰、挎肘或半蹲。還可以將大圓盤設置成各種幾何圖形或者穿8字、S形,增加趣味性。
3.在跑動中,可以安排一些拓展練習。如單雙腳跳、跑跳結合、半蹲跑、踩石過河、鉆山洞等花樣,增加趣味性與對抗性。
4.本游戲隨著時間的延長,學生的運動強度較大,為了讓學生輪流得到片刻的休息機會,可以安排2~4名學生在本家投擲區輪流擔任服務工作,撿球或整理紙簍,每次輪流讓學生休息。也可以安排四位學生,面對面高舉雙手做成山洞,讓隊伍穿過山洞后,最后兩位同學留下做成山洞,換下同學快速跑到排頭充當新的龍頭,帶領隊伍繼續游戲。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運動強度與學生體質情況,設置一些學生喜愛的命令,如“木頭人”“時間停止”“時間恢復”,讓學生在激烈的對抗中,模擬交通突發事件,既讓學生獲得短暫的休息機會,同時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剎車慣性,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5.在行走必經路線上,可以設置一些基本交通信號燈或者指揮人員,教給學生基本的交通指揮手勢,模擬城市道路交通情景,這樣既可以調節學生運動節奏,又可以讓學生將交通知識運用到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