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練習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著重要作用,并且具有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的特點。例如,要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便可以安排諸如蛙跳、弓步跳、抱膝跳等練習。但是,在常態課上,對于這些枯燥、勞累的素質練習,每個班級中總會有一些學生會偷懶,擅自改變動作規格,減少練習量,使素質練習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狀呢?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總結了四點,下面成以拙文,與大家分享。
一、素質練習以游戲過程的形式呈現
學生對游戲可謂情有獨鐘,在游戲中,迫于對手的壓力、同伴的鼓勵以及自身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他們會奮進拼搏,毫無保留。讓學生在全身心投入的游戲中進行相應的素質練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案例:在發展學生速度耐力的課堂上,筆者安排學生進行50米迎面接力的競賽游戲,6人一組,游戲場地兩邊各3人,每人跑4次,完成游戲用時最短的組為勝。游戲過程中,沒有了消極怠工,更多的是咬牙堅持,幾輪游戲下來,效果非常好。
建議:游戲的選擇(創編)要貼近學生的心理,能夠調動學生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游戲過程中要注意運動負荷的調控,游戲前要做好準備活動。
二、素質練習以游戲懲罰的形式呈現
對于青少年學生來講,好勝心強、不服輸是他們的一大特點。他們除了對游戲有著強烈的直接興趣外,還對游戲結果的獎懲有著濃厚的興趣。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可以在游戲的獎懲環節上多做些文章,加大游戲的懲罰力度,以此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案例:在發展學生力量素質的練習中,筆者安排2人一組,進行輸贏幾率相對均等的“石頭、剪刀、布”游戲,輸者做3個俯臥撐或3個屈膝跳,前后10分鐘的游戲,學生情意投入度非常高,在“你情我愿,愿賭服輸”心理的作用下,學生懲罰練習完成的都非常標準,沒有出現打折扣的現象,效果非常好。
建議:在游戲的選擇(創編)上,要注意游戲勝負分曉要快,而且游戲雙方勝負幾率要相對均等;懲罰練習可以多設置幾個,以防學生長期進行某項練習而出現疲勞性損傷;游戲分組時可以進行同性分組,也可以進行異性分組(懲罰力度可不同),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三、素質練習以課后作業的形式呈現
一般來講,學生對自己的東西認可度都是非常高的,在素質練習中,完全可以放手給學生,讓他們來安排自己的練習。
案例:在力量素質練習課前一周,筆者將相關要求告知學生,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搜集,設計練習內容,然后形成文字方案上交老師。一周后,體育課前收到各組的練習方案,學生態度積極,相關內容完善。在接下來的課堂上,各組都合情合理的進行了展示練習,效果較好。
建議:教師要仔細查看學生的練習方案,必要時給出修改意見,以防在練習中發生安全事故。此方法適合高年級的學生。
四、素質練習以抽簽練習的形式呈現
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的天性,人們對未知的東西往往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素質練習中,可以改變過去直接了當的做法,進行現場抽簽,按照規定進行練習。
案例:在力量素質練習中,筆者課前準備了許多簽(男女分開),在練習前,把學生按照性別分成若干組(小組成員性別相同),每次練習前,各組推薦一名學生前來抽簽,學生們都格外興奮,期待著上上簽,然后根據簽上的規定進行相應的練習。整個過程緊張刺激,而且富有實效。
建議:為了防止學生在練習中偷懶,可以進行組合捆綁,例如,男A與女A為一個捆綁組,男A先進行練習,女A進行監督,然后女A進行練習,男A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