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美國電腦安全公司曼迪昂特發布長篇報告,指責一個與中國軍方有關的機構幕后操縱了一系列網絡黑客攻擊行動,眾多總部位于美國的公司和組織的大量數據遭到竊取。
針對美國媒體關于中國軍隊參與網絡黑客攻擊的報道,中國國防部和外交部隨即予以回應。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2月20日表示,中國軍隊從未支持過任何黑客活動,有關中國軍方從事網絡攻擊的說法既不專業,也與事實不符。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月19日援引一份報告稱,在中國2012年遭遇的網絡攻擊中,源自美國的網絡攻擊數量名列第一。
關于中國軍方“組織黑客大量盜竊美國政府數據和企業秘密”的荒謬指責正在發酵。美聯社2月20日的消息稱,奧巴馬政府正在考慮采取罰款和其他貿易行動進行回應。美國這一次把戲演得很精致,中國人很難理解華盛頓究竟想干什么。
眾所周知,美國早在2002年就在軍隊中成立網絡攻擊部隊,再加上發明蠕蟲病毒的莫里斯等美國民間黑客,毋庸置疑地使美國成為具有全球最強網絡攻擊能力的國家。黑客最早就出現在美國,他們幫了美國政府不少忙,這造成了美國從一開始對黑客態度曖昧,并致使一些黑客潛規則向全球流行。
那么,美國為什么要屢屢炒作“中國黑客威脅論”呢?這也許是美國一些人總要找一個靶子的心理作祟。如果不能像過去那樣找一個類似蘇聯的靶子,也許就不好向美國國會要預算、擴編網軍,曼迪昂特這樣的企業也許就不好推銷自己的設備、軟件和服務。
我們不相信中國軍方在網絡攻防戰上毫無準備,但我們堅定地相信,中國決不會做這個領域的激進角色。說中國軍方蔑視網絡道德,踐踏各種規矩,像孫悟空一樣在美國互聯網上橫沖直撞,這讓中國人聽上去就像是天方夜譚。
對有關誣蔑,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已作出回應。“沒有事實依據”的美國公司和媒體,屢屢制造“黑客門”,不但可氣,而且可笑。
一笑其不專業。僅憑IP地址的通聯關系就得出“攻擊源頭來自中國”,這種結論未免太幼稚。稍具網絡知識的人都知道,專業黑客不會傻到直接用自己電腦發起攻擊,更不會在駐地注冊IP地址,也極少發動規模攻擊暴露自己“藏身之地”。他們通常是通過跳板控制第三方電腦形成僵尸網絡再展開攻擊。美國公司的報告中還稱駐上海某部是中國軍方的“黑客總部”,理由竟是這個部隊在辦理上網手續時使用了“司令部”注冊,這真是貽笑大方。對于這種推論,連美國網絡專家都坦誠是“臆想”。
二笑其不新鮮。不難發現,這次美國炒作中國軍方網絡黑客攻擊的手法“似曾相識”。前兩年,美國把山東藍翔技校說成是有軍方背景的“中國黑客大本營”,把河北衡水某企業、河南鄭州某高校列為“網絡民兵組織”,結果都淪為笑柄。現在又無中生有,把駐上海某部視為解放軍黑客總部,前后招數如出一轍。有分析認為,美國公司的炒作不乏打廣告的營銷嫌疑,美國政府和軍方推波助瀾,更有為美軍網戰部隊多要經費、爭取地位的“利益考量”。
三笑其不厚道。美國是網絡空間的“規則制定者”,霸權地位無可撼動。2010年美軍成立了網絡戰司令部,并計劃在今后幾年把網絡安全部隊擴編到4900人。相比之下,中國則處在互聯網鏈條下游,是網絡攻擊受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數據顯示,去年7.3萬個境外IP地址作為木馬和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參與控制中國境內1400余萬臺主機,3.2萬個IP通過植入后門對中國境內近3.8萬個網站實施遠程控制,其中源自美國的網絡攻擊數量名列第一。中國在網絡攻擊方面深受其害,而作為攻方的美國不但不收斂,反而倒打一耙,屢將“網絡攻擊”的臟水往中國潑,實在太不厚道。
四笑其不負責。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戰略互信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有重要意義。中國法律禁止黑客攻擊等任何破壞互聯網安全的行為,政府對互聯網使用有著嚴格規范,中國軍隊也從未支持過任何網絡黑客活動。然而,美國一些公司和媒體出于多種目的,蓄意制造散布“中國黑客威脅論”,無疑是對中美關系大局的破壞,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無中生有地出現“中國黑客門”。2007年,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政府部門的網站接連受到黑客攻擊,而多個外國媒體的報道認定黑客“來自中國”,甚至“中國軍方”。
當年8月2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出訪中國。同一天上市的德國雜志《明鏡》封面上,一個黃色面孔的人從幕后向外窺探,封面故事標題頗為搶眼:黃色間諜。報道指責在德國發生的越來越多的工業間諜活動與中國有關。文章援引德國有關部門消息稱,經濟部門、聯邦總理府和三個政府部門的計算機系統被來自中國的木馬病毒感染,而且這一黑客行動是有組織的,矛頭直指中國政府。
9月3日,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五角大樓承認曾在6月遭到迄今為止最嚴重的黑客攻擊,被迫關閉了包括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辦公室的電腦系統。報道中,一個匿名的某高級政府官員稱:“極有可能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兩天后,英國《衛報》報道稱,根據英國首相辦公室的消息,包括外交部在內的多個政府部門曾遭到來自中國的黑客襲擊。
9月8日,法國《世界報》引述法國國防秘書長德隆說,法國政府的電腦網絡也曾遭中國黑客入侵。
國外媒體頻繁報道“中國黑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隨之就此多次回應。
針對《明鏡》周刊的報道,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說:中國政府一貫反對和嚴禁包括“黑客”行為在內的任何破壞計算機網絡的犯罪活動,中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此做出過明確規定。中國也經常遭受“黑客”襲擊。中國與許多國家建立了共同打擊網絡犯罪的良好合作機制。
有記者問:“據報道,美方稱攻擊五角大樓網絡的黑客可能是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是第二次中國被指責攻擊外國政府的網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姜瑜回答說:“有人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妄稱中國軍方對美國防部實施網絡攻擊,這是毫無根據的,也是冷戰思維的體現。”
如今,“黑客門”再一次出現,美國一家公司發布報告,中國官方出面回應,這已經是給足了“面子”。面對這種不專業的荒謬炒作,本沒必要多說,但因其不地道、更不負責,我們也只好笑對奉陪,以正視聽。
中國是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國之一。據統計,中國軍隊接入國際互聯網用戶終端遭受了大量境外攻擊,根據IP地址顯示,其中有相當數量攻擊源來自美國,但我們并沒有以此為由指責美方。每個國家都應該以專業和負責任的態度處理網絡安全問題。
中國一貫重視在網絡空間開展國際合作,共同打擊網絡犯罪。2004年至今,中國公安部協助50多個國家與地區調查網絡犯罪案件1100余起。中國同美、英、德、俄等30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雙邊執法合作關系,與諸多國家簽訂了雙邊司法合作條約,在打擊網絡犯罪和黑客攻擊方面有較為完善的機制,對于一些國家的官員和媒體指責受到中國黑客攻擊,中方希望通過正常的執法合作協商解決問題,單方面公開在媒體上進行指責,不僅是于事無補的,而且會破壞合作氣氛。
中國需扎實搜集、細致驗證、坦率公布美國方面做互聯網侵犯的各種證據,通過多個渠道進行追究,懲罰有證據支持的美國侵害者。迄今為止美國只依據美方證據對中國很多公司和個人都進行了制裁,中國很少這么做,這樣的不公平應當結束。
中國還需密切關注美國打造網軍的動向,如果美國炒作中國黑客威脅真的包括提升網絡作戰能力之目的,中國就應快速堅決應對。我們決不可在網軍建設方面冒進,為美國構陷我們提供借口。但我們也要防止被美國忽悠了。中國處在互聯網能力的下游,我們要對自己的各種被動有清醒估計。
(綜合《人民日報》海外版、《環球時報》、《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