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導人的健康狀況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事。
2013年新年伊始,美國前總統布什家碰到了一件添堵的事。德國著名媒體《明鏡》周刊為仍然健在的老布什發布了“訃告”,宣稱他已經去世。在“訃告”中,《明鏡》的評價相當不客氣,說老布什的一生是“一個沉悶無聊的政客”,其總統形象只有跟自己的兒子小布什相比較時,才會顯得熠熠生輝。
導致《明鏡》周刊誤發訃告的原因,是88歲高齡的老布什因支氣管炎入院接受治療。2012年的最后一周,由于持續高燒致使病情惡化,老布什被送入重癥監護病房搶救。
雖然“訃告”發錯了,老布什仍然健在,但其健康狀況欠佳,卻是不爭的事實。不光是老布什,剛剛過去的2012年對于很多國家元首、政要首腦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許多人疾病纏身,飽受病魔的折磨。
疾病纏身的政要領袖
在美國,受到病魔侵擾的可不僅僅是老布什。2012年12月15日,因感染腸胃病脫水后在家休養的國務卿希拉里突然暈倒,導致腦震蕩,隨后緊急入院治療。
經過兩個多星期的治療,希拉里于2013年1月2日正式出院。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菲利普·萊因斯介紹,醫療小組告知他們,希拉里在各方面恢復都很好,能夠痊愈。
而另一位政要——委瑞內拉總統烏戈·查韋斯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早在2011年6月,因罹患癌癥,他在古巴的哈瓦那接受了手術,從他的骨盆移除“一個棒球大小的腫瘤”。2012年12月10日凌晨,查韋斯登上了他的私人飛機,飛往哈瓦那接受第四輪的癌癥治療。不久后,委內瑞拉新聞部長發表電視講話說,目前正在古巴接受手術治療的總統查韋斯由于嚴重的肺部感染,引發了呼吸道疾病。
西班牙《世界報》報道稱,查韋斯近期一直處于昏迷狀態,依靠人工輔助系統維持生命,并且由于他的生命體征太過微弱,醫生可能在“任何時刻”關掉延續查韋斯生命的呼吸機。
同樣受到生命威脅的還有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和94歲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他們都在醫院里度過了圣誕節。
正如英國《每日郵報》2012年12月15日文章所言,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高官部長們看似位高權重,一呼百諾,實際上卻是地球上最忙碌、壓力最大的一群人,當代流行的一系列“白領綜合征”,這些高官都可能染上,而且只會更重,不會更輕。人總會老,也會有病,他們也一樣。然而這些手握大權的政治人物們又和平常人不一樣,因為他們享受著不一樣的醫療和保健特權。
特權醫療的不同標準
美國是工業化國家中唯一不實行全民醫保的,醫療費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在美國做一次闌尾炎手術就要2萬美元,住院費一天要1500美元以上,是法國的三倍。一般美國平民要自己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但總統、各部部長和國會議員因工作需要,卻可以享受職務醫療保險,其正常的體檢費和診費,都是由醫療保險支付的,換而言之,全部由政府支付。
總統就診會進入特別病房,享受最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藥品,并由特勤局提供全天候周密保護。總統們還會根據個人的喜歡選擇中意的醫院。
一般而言,出身行伍的總統喜歡去哥倫比亞特區及附近馬里蘭、弗吉尼亞州的軍隊醫院,如原先在華盛頓、如今遷到馬里蘭州的沃特爾·里德醫療中心,就曾接待過西奧多·羅斯福、艾森豪威爾、老布什等總統,和麥克阿瑟、鮑威爾等高級官員就診。平民出身的總統則喜歡去附近的民事醫院,如喬治·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就是眾多美國高官經常前往就診的著名醫院。
法國作為福利國家,總統、總理和部長們原則上也享受福利醫保,和普通人一樣有自己的家庭醫生,生了大病、急病,則要去醫院就診,如巴黎笛卡爾大學附屬的喬治·蓬皮杜附屬醫院,就是法國總統和高官們常去就診的醫院。
一些病重的法國總統會要求一些特別服務,從辦公經費中拿出一筆錢雇傭家庭醫生貼身陪伴,這些醫生不僅要隨同總統出訪,還要負責清理治療和生活痕跡等特別事務。
而對于那些本國醫療水平較低的國家領導人,往往會選擇去國外就醫。《耶路撒冷郵報》撰稿的資深記者卡勒德·阿布·托亞姆曾專門撰文稱:“當阿拉伯領導人想要尋求良好的醫療救治時,他們清楚哪里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因為他們知道歐美國家的醫院和醫療中心配有更先進的設備,也擁有世界頂尖的醫護人員”。
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亞瑟·阿拉法特治病時沒有選擇距辦公地點僅幾分鐘路程的拉姆安拉醫院,而是遠赴巴黎貝爾西軍醫院接受治療,因為他相信那里的醫療水平更勝一籌。無獨有偶,埃及前總統胡斯尼·穆巴拉克也曾于過去數年中在法國受到過最好的救治。而去年10月因病去世的沙特王儲蘇爾坦身前也曾因健康問題多次出國就醫,甚至在美國接受過4個多月的治療。
一些拉丁美洲國家的領導人健康欠佳,會選擇古巴的醫院進行治療。古巴也憑此成為世界上唯一通過“出口醫務”換取石油和外匯的國家。
誠然,這些政府高官們確實享受著遠超一般民眾的醫療服務,但他們的保健“特權”更多還體現在健身和保密措施領域。
嚴密的病情保護措施
美國馬里蘭州有一個面積達52公頃的戴維營度假村,是總統專用的保健休閑勝地,自富蘭克林·羅斯福后的歷任美國總統都會前往戴維營度假休閑。而在白宮范圍內,總統也有權在不超過法定預算前提下修建一些健身設施,如杜魯門總統就修了一座保齡球館,另一個保齡球迷總統尼克松又進行了修繕,白宮里還有網球場、泳池、慢跑跑道和健身房。不過也有些總統另辟蹊徑,從事其他鍛煉項目,如小布什總統癡迷PRECOR健身車,而奧巴馬則經常跑到白宮特勤局的籃球場上,和特勤局的工作人員打籃球。注重健身令大多數美國總統身體狀況較好,自小羅斯福之后,還沒有哪位總統因病不能視事的。
然而與許多國家不同,不管是健康狀況良好還是欠佳,美國總統一般會將其向公眾公布,在克林頓、布什執政期間,都曾每年公開自己的體檢結果。但也有例外,1893年,被確診患口腔癌的時任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秘密地動了手術。但工作人員堅稱,克利夫蘭總統只是“拔掉一顆牙”。
和美國不同的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總統許多都疾病纏身,如喬治·蓬皮杜任期大部分時間都身體欠佳,1972年7月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1974年4月2日因痔瘡引發敗血癥病逝任上;弗朗索瓦·密特朗14年任期內,“患有不治之癥”的傳聞貫穿始終,1995年兩屆任滿卸任后不久便因前列腺癌去世。習慣上,法國總統不愿將病情公諸于眾,因此他們往往采取特別手段。
一些法國總統會將家庭醫生“御醫化”、“專業化”,如居布萊醫生在密特朗出國訪問期間,就負責將其一切治療痕跡和生活痕跡清除,醫療用品全部鎖入密碼箱帶回國銷毀,頭發、尿液和生活用品也要清理干凈,目的是不讓政敵、小報記者和外國間諜弄清總統健康狀況。
而負責中國領導人健康的中央保健局的所有醫護人員均經過嚴格挑選,被認為是“思想上靠得住的”。這些人專門負責黨政軍領導人的醫療保健工作,并成立專門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也叫北京301醫院),這一傳統被延續至今。
曾長期在保健局工作的力伯畏回憶,保健局最注意保密,單是保守秘密一項就包括了一系列“不允許”。如要求擔任首長醫療保健工作的醫務人員,盡量不寫信,更不允許在信件中提及自己的工作情況;不允許和與工作無關的人員來往;保健對象改變后,不允許私自再與原對象聯系等。
如此嚴密的措施,都夠得上一門專門的學問了,難怪美國《新聞周刊》嚴肅指出:“一位國家領導人的健康狀況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事情,值得以任何手段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