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經濟體的崛起為跨國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及培養高技能人才大軍的能力。它有可能重繪全球商業版圖,并改寫企業競爭的游戲規則。
根據全球領先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旗下研究機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正在成為成百上千家新生企業的搖籃,從而改寫全球企業競爭格局。
研究發現,目前全世界約有8000家年營收達到10億美元或以上的大型企業。從現在到2025年,可能新增7000家企業,加入“大型企業”這一行列。這批新入圍企業可能有七成將來自新興地區——其中,近40%將來自中國。僅僅12年之后,中國地區大型企業所占比例就將與美國、加拿大兩國大型企業總和占比持平。
世界商業版圖的變化滯后于GDP向新興市場的迅速流動。新興區域創造了世界GDP的1/3,卻僅有世界1/4的大企業。但這一切即將改變。2025年入駐新興區域的大企業可能是目前的3倍以上——從目前的2200家上升到7000多家,在全球企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27%增至45%以上。同時,他們所創造的營收在全球的份額也將從現在的24%攀升至46%。
目前有近四分之三的大型企業總部設在發達地區
盡管新興市場在全球商業版圖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目前還處在萌芽階段。今天的8000家大型企業中,有將近四分之三源于發達地區,占2010年全球所有大型企業合并營收的76%。美國、加拿大及西歐占全球人口的11%,卻擁有50%以上的大型企業,約占全球大型企業營收的60%。反觀南亞地區占全球人口的23%,但大型企業及其合并營收的占比僅為2%。
城市之間積極爭取大型企業總部入駐,但目前僅有少數勝出
盡管區域之間存在差異,大型企業的總部仍明顯集中于少數城市─實際上,MGI CityScope數據庫的2,600座城市,僅850個城市有大型企業。全球前20大城市(根據大型企業總部數量計算)聚集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大型企業,且占其合并營收近五成,而這些城市在全球GDP的占比僅為17%。全球僅有10座城市達到或超過100家大型企業總部入駐。
外國子公司同樣集聚,只是位于不同的樞紐
目前大型外國子公司的母公司絕大部分仍來自發達經濟體,且高度集中在各地區的少數重要城市。例如,不包括中國的亞洲新興經濟體中,超過一半的外國子公司選擇了新加坡。拉丁美洲23%的外國子公司在圣保羅。
新興地區正在全球企業版圖中異軍突起
根據GDP預測和企業營收的GDP歷史占比分析,我們預計至2025年將新增7000家營收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這些后起之秀絕大多數來自新興地區。到2025年,新興地區的大型企業總部將翻三番,在全球企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27%增至45%以上。我們預計全球合并營收也將出現類似趨勢,新興地區的大型企業所創造的營收份額,將從24%攀升至46%。
地理區位的演變對于市場機遇、競爭和經濟增長意義重大
新興地區的企業所在的母國市場較成熟地區更為多元,它們逐漸學會了如何爭取各種不同收入水平的客戶。在適應不同國情、社會文化、監管環境和執法的過程中,它們培育出充滿創意的企業文化,成為令今天全球龍頭企業敬畏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