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創業,這是一個值得冒險的一個時代,它允許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發生,擁有無限可能性。
創業,成功其實都是偶然的,而失敗無所不在。創業,首先要考慮到成功的背后有巨大的失敗陰影。創業就是一個人生,蠻美的,一個年輕人把他的生命投入到創業以后,其實他所享受的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成功,也會失敗。
我有一個朋友叫丁磊,二十幾歲開始在廣東創業,做網易電子郵箱。2000年初網易郵箱在納斯達克上市,他變成了中國當時的億萬富翁。但2000年的夏天納斯達克突然間出現了大的股災,網易的股價迅速下跌,虧損1億元人民幣,他碰到了創業途中最大的挫折,他講了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他說,當你在創業途中跌倒的時候,摔下去的時候,你要記住一件事,你手里面一定要抓一把沙子,你要決定讓自己能夠重新站起來。所以他后來通過短信業務、網絡游戲、門戶網站重新站了起來,33歲的時候,成為了第一個因為互聯網而成為中國首富的年輕人。
我認為成功創業家,有兩個地方是被高估的,有三個地方是被忽視的。兩個被高估的地方第一個是高智商,就所謂的聰明人。一個人很聰明,他聰明到可以藐視所有的人,他認為我是上帝眷顧的一個天之驕子,所以機會一定要是給我的,所以他會蔑視對手,同時他也會蔑視消費者,最終他會蔑視所有的秩序,所以有的時候一個人智商太高,可能是上帝給你的一個考驗。第二個被高估的地方是機遇。往往第一個人,做第一個行業的第一批的人很可能就是一批先烈,而這些先烈很多就是年輕的創業家。
被忽視的地方有哪些呢?第一個被忽視的地方是熱愛。一個年輕人,當決定邁出創業的第一步的時候,第一個問題你必須要想清楚,你是不是無比地熱愛這件事情。第二個被忽視的地方是真實。做企業,出發的目的是一個做產品,但走著走著,就把目的給忘記了,就去追求利潤本身、追求規模本身、追求上市、追求很多光環,反而最終那個產品會被忽略掉。
第三個被忽視的地方我認為是專注。中國從1978年以后,到今天能夠真正獲得成功的人,其實都是花了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只做好了一件事。這個時代給到我們的成長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很像爬樓梯,到了一幢樓里面,你開始爬樓梯,爬到三樓的時候你覺得太累或者風景不好,然后去爬另外一幢樓,又爬了三樓又覺得這個地方也不好,我再去爬幢樓爬三樓,那么可能九年時間你爬了三幢樓,每幢樓爬了三個樓梯。有另外一個傻瓜他就一幢樓,他爬到五樓。你是愿意在九年里面爬三幢樓,每幢爬到三樓的那個人,還是你只爬一幢樓,只爬到了五樓的那個人,你有沒有決心用你的生命用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只做一件事。
我們其實是一個不太寬容失敗的一個民族,成王敗寇,在創業的過程中,我們從前人的很多失敗的教訓中是可以吸取到很多的經驗、勇氣,然后當你在創業過程中面臨逆境的時候,你要保持那一份創業的熱情和勇氣。
用狄更斯的話來講,我們確實是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處在一個最壞的時代,但我認為這仍然是一個值得冒險的一個時代,因為它允許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發生,這個是在中國創業最最迷人的一個地方,它有無限的可能性。
(本文整理自由東南衛視和唯眾傳媒聯合制作的《愛拼大講堂》節目中吳曉波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