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一班飛馬星駒兄弟共同投資建設一個新興的創意樣品店,稱為言幾又,取意“設計”的“設”的繁體字。我很看好在這個領域的機會,與弟兄們分享的時候強調了我們這個店的模式特征:1.我們定位在獨生子女的成年一代,以兼顧上下;2.我們以空間發動,為新一代提供嶄新設計主導的新生活方式用品;3.空間設計、新生活品、主題活動空間會成為我們的三元結構;4.在這一模式中更加重視具有成長性的短周期的新設計品的營銷;5.以書店為背景,咖啡為滲透,主題活動為拉動的主題結構,并在這個基礎上形成包括新食品、新飾品、新家居、新掛飾、新動漫化產品、新情趣品模塊構成的創意空間;6.有清晰的主打品類與階段性主推產品,引領新一代在新生活空間中的新消費導向。
言幾又所針對的市場空間是屬于藝術界不屑商業界不能的空白行業,事實上今天雖然新一代的新設計需求已然成型,但是針對他們的供應服務依然零碎、薄弱與非系統,設計界與產業界不能形成對于這一重要群體的供應熱情,而這正是言幾又的核心主打機會所在。目前已經在全國的文創園區、時尚業界有了一些在這方面的終端嘗試,但是品牌松散、定位模糊,因此言幾又將以更為清晰的定位與做法去組織供應、優化產品、確立渠道、形成形象。人們將從都會地區首先接觸到言幾又的空間,又同樣能從網上感受它的服務特色。逐漸的言幾又將成為O2O模式兼備同時會具有較強的社區滲透性的分布渠道。
創意產業的關鍵是把握通俗的分寸。今天的創意產業很大一部分是個體藝術的集合,它很難產生產業化的規模效應;同時那些傳統產業者又不能在創意領域有實質性的長進,因此言幾又需要扮演的正是這樣的角色,比設計師更有生意經與服務模式的展開能力,比一般商人更具有理解設計價值與選擇設計合作伙伴的能力。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降低了創意的門檻,而從產業操作的角色來看,這似乎鞏固了創意所必需具備的底線,而最終的效果就在于針對已經形成了初步有效需求能力的核心消費群體,尋求市場的突破,成為服務革命始發期的創意生活方式的裝備供應商。這里的產品與服務都不是用來解決溫飽與生存問題的,在這個意義上就決定了言幾又實際上是新興符號品的大集合,是符號資源的集中營,是符號品推廣的動員點,是新生活方式推動的樞紐,也是定義中國新經濟階段生活方式的本土范兒的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