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過去114年奢侈酒店業絕對的翹楚,巴黎麗茲酒店(the Ritz Paris)的每個舉動都成為行業經典。其于去年7月暫時停業進行為期兩年的裝修改造,更是史無前例,牽動著每位忠實擁躉的神經。酒店著名的海明威酒吧,去年4月中旬已經關上了百葉窗,老牌酒店在現代化的路上究竟要走多遠,人們疑慮重重。盡管負責本次裝修的法國著名建筑師蒂埃里·德仕龐(Thierry Despont)一再表示,他將盡力保持這一地標建筑的舊時風韻。
酒店做出翻修的重大決定,部分原因是在去年,法國旅游局將象征酒店業最高榮譽的“宮殿”桂冠授予了巴黎的三家酒店,麗茲并不在其中。不僅如此,業界頗具聲望的皇家蒙索酒店(Le Royal Monceau)和布里斯托酒店(Le Bristol)新近都完成了翻新,挑戰著麗茲的地位。更不用說新開張的香格里拉、東方文華等連鎖酒店的強勁勢頭。
麗茲酒店上一次翻修還是在33年前,陳舊的空調、采暖設備、水管以及電路都需要更換。此外,酒店還將在其地下停車場與旺多姆廣場間修建一條地下隧道,方便到訪的社會名流進入,躲避狗仔隊的跟拍。
熟悉麗茲的行家們贊成這樣的改變,但他們希望酒店莊重的氛圍不被破壞,包括宏偉的螺旋式樓梯、水晶枝形吊燈、帷簾和雕塑,以及那種步入豪華鄉間別墅、被眾多一流侍應生接待的感覺。
大文豪的靈感源泉
喜歡這種感覺的包括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他幾乎成為了麗茲酒店的代名詞。上世紀20年代,他和好兄弟斯科特·菲茨杰拉德(Scott Fitzgerald)在麗茲知名的酒吧度過了無數漫漫長夜,兩人的一言一行都成為了傳說。
據說“二戰”在歐洲戰場結束后,海明威在納粹撤退時親自解放了這家酒吧。當時人們估計,盟軍司令部的勒克萊爾將軍可能會第一個出現,帶領全副武裝的坦克、火炮、軍旗以及盛裝的樂隊。但在勒克萊爾將軍到來之前,一輛吉普車已經歪歪斜斜地沖上大街,疾馳過凱旋門、香舍麗榭大街、協和廣場,隨后一個側滑停在位于旺多姆廣場的麗茲酒店門口。指揮這輛吉普車的正是海明威。貌似戰地記者的他,手臂上卻挎著一只槍,指揮著吉普車上穿各色軍裝的士兵,他們大多是各自編隊的掉隊者,被海明威稱之為“非正規軍”。
海明威帶領這支“隊伍”走進麗茲酒店,宣布酒店獲得解放并接管其中的酒吧,還為每個人點了一杯香檳。緊接著,著名的戰地攝影師羅伯特·卡帕也進入麗茲,當他剛把拍攝裝備架好,為自己的神速而得意時,卻發現有人早已捷足先登。海明威的司機阿爾奇·佩爾基此時正站在門口擔當警衛。“你好啊,卡帕。”佩爾基說道,“怏來看‘老爸’拿下了一家很棒的酒店,地窖里好酒特別多。”
海明威曾用其曼妙的語言這樣形容這家酒店:“當我夢想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天堂時,我就如同身處巴黎的麗茲酒店。那是一個美好的夏夜,我在康朋街那一旁的酒吧暢飲了幾杯馬提尼,然后在開著花的栗子樹下享受一頓美味晚餐,就在酒店餐館對面的小花園里。幾杯白蘭地下肚后,我溜達回自己的房間,鉆進酒店的大床里。床身通體用黃銅制成,床上有一個如齊伯林飛艇般大小的靠墊和四個鵝毛方枕——其中兩個供我使用,另外兩個給我天國的同伴。”
實際上,整個麗茲酒店是由兩棟建筑組成。面對旺多姆廣場的一側最早是洛贊公爵的府邸,他曾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指揮約克城的法國部隊;另一側在康朋街上,背靠著另一半建筑。兩部分由一座帶有陳列柜的長走廊連接起來,陳列柜中存有巴黎最為奢華稀有的藝術品。長廊被稱之為“誘惑小徑”,用酒店的原主人凱撒·麗茲(CesarRitz)的夫人的話說:“要吸引人們每走一步都想買東西,翡翠、珊瑚、寶石拖鞋、皮毛、古董珠寶,每一樣都令人不可抗拒。”
而正如麗茲夫人所預言,從1898年開業當晚,酒店就一炮而紅,吸引了眾多皇室成員、國家元首、工業巨頭以及社會領袖。“他們都來了。”麗茲夫人激動地說道,“卡洛斯特·古爾本金安、馬塞爾·普魯斯特、伯爵夫人波達爾斯,還有大公爵邁克爾和夫人托比,他們從俄羅斯宮廷流亡到這里。”
匈牙利王子艾斯特哈齊曾帶領他的吉普賽式宮廷樂隊在一次晚宴上為50名賓客演奏,那次晚宴他足足提前了一個月進行預約。還有一次,專業級女主人艾爾莎·麥斯威爾為了準備晚上8點的200人宴會,下午2點就到達了酒店。在一次以她名義舉辦的麗茲晚宴上,她拒絕了一幅用作桌牌的5000美元的卡地亞手鏈,稱自己更喜歡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萊斯勒的演出。著名劇作家蕭伯納對此評論道:“這個女人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不過,麗茲酒店最著名的常客當屬時裝設計師可可·香奈兒(CocoChariel)和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香奈兒在1934年搬進麗茲酒店的一間套房,從她的精品店穿過街道就是酒店位于康朋街的入口,她在那里一直住到1971年去世。
對于普魯斯特而言,麗茲既是一座天堂,也是一個避難所,一個精神家園。他在自己軟木內襯的臥室里寫作,卻說“到麗茲才是去生活”,工作人員并不催促,讓他感覺在自己家里一樣。臨終之前,普魯斯特想的還是麗茲酒店。他請司機奧迪隆到酒店買了一杯自己最愛的啤酒,麗茲總是為他冰著這款酒。啤酒按時送達,在滿意地喝完最后一口時,普魯斯特的臨終遺言是:“親愛的奧迪隆,感謝你為我帶來麗茲的啤酒。”
麗茲密碼
麗茲飯店的浪漫氛圍對女性有一種獨特吸引力,1957年的浪漫電影《愛在午后》更是提升了這種氛圍。電影部分場景在麗茲拍攝,由奧黛麗·赫本和加里·庫帕共同演繹。意大利女星索菲亞·羅蘭曾說:“麗茲是世界上最為浪漫的酒店,如果一個男人帶他的伴侶到這里,那個女人會真正感受到他對自己的愛。”浪漫小說家芭芭拉·卡特蘭同樣滿口贊許:“我小的時候,麗茲酒店是所有奢華、時髦和美妙事物的代表。我的蜜月是在那里度過的,而且除了戰爭期間,每年我與先生都會再去一次,當作是又一次的蜜月,這令我們的婚姻保持了27年的浪漫和狂喜。”
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締造了世界級奢華典范的酒店創辦人凱撒·麗茲,竟然來自于瑞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民家庭。凱撒是家中13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幾乎沒怎么上過學,16歲就開始在飯店做服務生助理。他曾經在瑞士、法國和德國的各種餐廳打工,卻總被解雇,還被告知沒有經營酒店的天賦。
不過凱撒沒有放棄,最終得到機會,負責管理倫敦著名的薩沃伊酒店(Savoy Hotel),當時酒店正面臨財務危機。凱撒用了幾年時間令酒店恢復元氣,隨后進軍巴黎,這才最終實現了擁有自己的酒店的夢想。
在創辦酒店的幾年前,凱撒在蒙地卡羅發現了一位名叫喬治·埃科菲的廚師,于是便請他掌管酒店的廚房。兩人一起鉆研廚藝,改變了歐洲的飲食習慣,強調每道菜既要好吃又要有賣相。
麗茲所定立的準則至今仍與它的名字一起銘刻在巴黎酒店業:“不看而觀萬物,不聽而聽萬物。用心觀察而不卑屈,積極主動而不冒昧。如果一位用餐者抱怨一道菜或葡萄酒,立即撤掉并換上新的,不質疑。”如今看來這樣的說法未免老套,但麗茲的確是提出“客人永遠正確”的第一家酒店。
凱撒去世后,他的妻子和兒子查爾斯保持了酒店的各種標準。查爾斯后來與海明威成為了好朋友,有一天,他發現路易·威登為海明威定制的一支行李箱留在了酒店地下室,箱子從上世紀20年代就被遺落在那里。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有珍貴的物品——海明威初來巴黎時用學生筆記本寫的作品。后來,這些資料大部分都編進了海明威過世后出版的《流動的盛宴》中,用以紀念他早期在巴黎的日子。
麗茲夫人和他的兒子去世后,這家偉大的酒店開始衰敗,昔日的光輝不再,客人開始減少,自創立以來首次出現了虧損。不過在1979年,一位埃及商人穆罕默德·法耶德(Mohamed Al Fayed)拯救了麗茲的命運,他買下酒店并聘請了年輕有活力的經理人弗蘭克·克萊因(Frank Klein)。克萊因又聘請了米其林三星餐廳拉朵嫣(Ledoyen)的前任主廚蓋伊·勒蓋(Guy Legay),掌管麗茲的廚房。
新東家主持了麗茲的一次大規模翻修,施工在噪音和干擾中進行,但酒店依然營業。“法耶德先生為這次裝修和重建提供了5000萬美元。”克萊因介紹道(整個工程最終歷經10年,花費約2.5億美元),“所有房間都恢復到了原05ffddea8baec771fb489d7abf7caeb0有的古典高雅風格,酒吧徹底翻新,改名為海明威酒吧。酒店煥然一新,地下室新建了游泳池、保健中心和水療設施,麗茲又變回了原來的麗茲。”
法耶德曾表示,買下麗茲后,他就考慮將酒店按照凱撒的意愿徹底翻修,做這件事讓他感到激動,也能讓凱撒為自己的酒店感到驕傲。翻修耗費了法耶德數年時光,但他稱這段經歷“令人喜悅”。
然而諷刺的是,給法耶德帶來愉悅的麗茲酒店,也將他最大的歡樂從身邊奪去。1997年8月30日,法耶德的兒子多迪與戴安娜王妃在麗茲吃完晚餐后,雇了一名麗茲的員工開車送他們回公寓。在路上為了躲避狗仔,不可挽回的悲劇發生了。
近年來,盡管受到歐元危機的影響,入住麗茲酒店仍然昂貴。不過正如一位巴黎的朋友所說:“如果你會考慮價格,那么麗茲就不適合你。”價格從沒有讓麗茲的忠實顧客望而卻步,酒店最貴的房間——皇家套房,正對著旺多姆廣場及其中央的裝飾——拿破侖銅像,底座的方尖碑上包含了奧斯德立茲戰役俘獲的133門大炮。這間套房配有紅黃兩色的皇室家具、閃亮的大理石浴室、裝有金天鵝水龍頭的浴缸,以及一張瑪利·安托瓦內特(法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四根帷柱大床的復制品,所有這些一晚要花費17770美元。而即使是這樣的價格,客人還是絡繹不絕。
就在酒店去年關閉以前,工作人員服務依然周到:禮賓部迅速對客人的所有問題做出回應,客房服務準時到達,奉上的菜肴顯示出了廚房的地道功力,酒店美麗的圣讓德蒙餐廳無愧于其米其林星級稱號。
其中一位門衛介紹道:“是的,我們仍然竭盡所能滿足客人們的突發奇想。昨天,一位女客人為她的約克夏犬點了一份烤大牛排,但因為不合狗的胃口,她把牛排退了回去。廚師于是另做了一份,這一次,客人再也沒有別的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