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是地方人大常委會一年一度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綜合性工作報告,具有承前啟后、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對上一年度人大常委會工作作出客觀總結,如何對下一年度人大常委會工作作出精心謀劃,如何讓報告與時俱進、富有時代氣息,如何使報告得到人大代表的認可、接受、通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就撰寫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作一些探討。
一、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1.方向問題。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雖然報告的是常委會的工作,但也必須把握正確的方向,方向是基礎,方向決定行動。吳邦國委員長曾指出:“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權力機關,是十分重要的政治機關,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同樣,一份擁有正確政治方向的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才是一份合格的報告,才會贏得人大代表的贊同、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我們在撰寫工作報告的初期經常會碰到,由于對黨的政策了解不夠,對常委會具體工作研究不深,對撰寫報告綜合把握能力不強,從而導致撰寫出的報告片面、狹窄,甚至與黨的大政方針、國家政策法規相背。雖然這些問題只是出現在撰寫的初期,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此,在撰寫工作報告時,要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全面的認識和正確的方向,準確把握好堅持黨的領導與堅持人大制度的關系、服務中心與服務人民群眾的關系、加強人大監督與支持政府更好開展工作的關系,確保報告在動筆之初就定好正確方向。
2.結構問題。根據以往江蘇省大豐市撰寫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實際經驗,報告一般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上年或一屆工作回顧,另一部分是下年或今后工作打算,在換屆時會增加感受和體會這一部分,每一部分又基本分別是按照圍繞中心、關注民生、法律監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設這五個方面來撰寫,這種模式已成為大豐市撰寫常委會工作報告的基本模式。這種結構也基本反映了常委會日常工作的幾大塊,可以說還是比較成熟的,當然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鄉鎮人大工作前幾年大豐市放在代表工作中來寫,但鄉鎮人大工作明顯不屬代表工作的范疇。所以這幾年大豐市又將此項工作放到自身建設中來寫,但也存在著是否屬人大常委會自身建設范疇的問題。如果單列一塊來撰寫,又未免太突出。再如,信訪工作也存在著屬于關注民生方面或是法律監督方面的問題,但又沒有相關具體的規定或明確的界定,這也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撰寫過程中進一步尋找出一種更優的劃塊辦法。
3.虛實問題。常委會工作報告是向人民代表大會報告一年來的常委會工作,必不可少會運用一些數據。如何將這些數據運用確當,是常委會工作報告撰寫中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如在報告中關于審議議題多少項,聽取工作情況匯報多少次,人事任免多少人次,這些都必須以具體準確的數據出現。再如在介紹一些工作開展情況時也必須客觀準確描述具體情況,就不能用一些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詞語,或是概念表述不清,不然代表就難以了解常委會工作的真實情況,也就達不到報告工作的目的。而報告中一些關于時間頻次、督促推進情況的描寫,就可以采用多次、先后、進一步等模糊性概念,這樣反而會起到一種強化語氣的作用。數據的引用還涉及一些具體問題,上面的、負面的、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些都需要統籌考慮。
4.點面問題。也就是如何準確把握好報告的側重點,使報告顯得更有層次感,主題更突出。一年一度的工作報告所涉及的內容很多,而作報告的時間僅有那么幾十分鐘、篇幅容量也就那么十幾頁,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必寫。所以,在撰寫報告時就要注重點面結合、條塊結合,把得住輕重、分得清主次。在撰寫報告前要多方收集材料,全面細致分析,梳理好常委會各項工作,拎出一條撰寫的主線,明確好各塊的撰寫重點。撰寫時要按照既定的重點,有的放矢,做到重要工作、主要問題詳寫,具體化;次要工作、次要問題略寫,簡單化。如服務黨委重大決策、支持政府重點工作等方面就要著重寫,而具體事務性、日常性工作就可以簡寫。在撰寫報告時還要防止出現這兩種傾向: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寫、濫寫;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寫,或不寫;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寫,反之則少寫,或不寫。這些在具體撰寫報告時是必須避免的。
二、容易忽略的幾個問題
1.作報告者的一些細節問題。一篇報告寫得好不如讀得好,如何將一個好的書面報告變成一個好的語言報告,這也是擺在我們起草者面前的一個難題。所以,在起草報告時我們就要自覺地將自己換位到領導的角度,去細致分析體會領導日常工作中的講話細節,去考慮領導作報告是用方言還是用普通話?其語言的風格如何?一段話正常分成幾塊讀,一句話又正常分成幾小塊?喜歡讀長句,還是喜歡讀短句?讀長句順,還是讀短句順?喜歡口頭語,還是喜歡書面語?從句式、語速、語氣、節奏、聲調等各方面來考慮,這樣才能準確地使用好詞語的節奏、句子的長短、語境的綜合。如果不考慮這些,就容易出現平時閱讀時好像還可以,但作報告時就打結、卡殼、讀錯、讀漏,從而影響會議的效果,進而影響人大整體的形象,甚至影響領導的形象。可以說,撰寫出一個適合領導說話習慣、讀來行云流水、能夠保證一個良好會議效果的報告,才是一個好報告。
2.主要領導的文風影響。主要領導的文風習慣對一篇報告的篇幅、結構、內容起著決定性作用。有些領導喜歡長篇,引經據典,鋪排陳詞。有些領導喜歡簡潔,提綱挈領,直道其詳;有的闡明觀點喜歡單刀直入、開門見山;有的喜歡充分論證、全面解析,等等。所以我們在起草報告時應根據領導的文風特點,確定好行文方式和表達形式,盡量接近領導的性格特點。比如說,領導喜歡“一句一個意思”,就要注意多用單句、短句,做到短促有力,簡潔明快。有的領導喜歡邏輯推理,就要適當選用長句、復句,增加修飾成分,來表達復雜的道理。再比如,現在的領導大部分都不喜歡篇幅太長,所以在撰寫報告時要盡量確保在意思表達清楚情況下,做到言簡意賅。另外,近年來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一肩挑,從而出現一般都讓常務副主任作報告,但報告基本上又是由主任來定稿的情況,所以處理好領導個人的文風影響,也是我們在撰寫報告時必須注意的一個方面。
3.來自聽眾方面的一些因素。首先要注意報告所作的時機,是在上午還是在下午,是在第一階段還是在第二階段,要充分考慮到聽眾與會時間的長短與時機,才能更好地引起共鳴。如上午聽報告,與會代表頭腦清醒、思維敏捷;而下午聽報告,由于天氣、休息等方面的原因,則反應遲緩、接受能力下降,就會影響會議效果。其次人代會的聽眾除了代表外,還會邀請“一府兩院”的負責人及有關方面人員,這時就要注意報告中的用語,某些用語代表聽來也許認為很好,但對于相關部門來說,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特別是對一些專項工作,人大不可能萬事皆通,所以難免會出現一些表述不清或表述有誤的情況,從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無意中給人大工作制造對立面。因此,撰寫者對寫入報告的所有內容,都要進行深入詳細的調查和了解,看有無歧義或出入,確保言之鑿鑿,杜絕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問題。
三、需要引起重視的幾個問題
1.標題制作。標題是一篇報告的眼睛。常言道:文好題一半,由此可見標題在文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一個報告如果標題列得好,精氣神很足,聽眾在選擇閱讀對象時,只那么略略一瞥,就會產生一睹為快的興趣;反之,不管你里面的內容如何精彩,事例如何生動,聽眾都會因為標題給他們的初始印象平平甚至不好而忽視你的內容。所以在確定標題時,要慎之又慎,要通盤考慮文章的內容和觀點,考慮文章的體裁和風格等因素,再根據需要來量身做。也正因標題的重要,我們在撰寫報告過程中,就出現了為做標題而做標題的傾向,過于絕對化地講究字數、對仗等問題,追求“眼球刺激”,從而淪為“標題黨”,導致標題與內容落差較大,或標題不能全面準確反映報告內容,或標題內的用詞生僻,甚至是自造新詞。所以,我們要在能充分體現報告本身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提煉加工,精心琢磨出一些具有高度、深度、新意的標題,真正發揮一個好標題的作用,讓聽報告者眼前一亮,為之一振,為聽報告者理解報告實質、領會精神提供有益的幫助。
2.遣詞造句。常委會工作報告是人大常委會依法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報告階段性工作的重要文件,既不能像記敘文那樣娓娓道來,也不能像散文那樣精雕細刻,更不能像小說那樣跌宕起伏。一份好的常委會工作報告內容過于粗陋、口語化不行,但過于華麗、詩歌化也不行。關鍵要做到“簡、樸、直、暢”。“簡”,就是要簡明、精練,杜絕空話、套話、八股文,要本著講清工作的原則來行文,確保就事論事。“樸”,就是樸素實在、干凈利落、言之有物,杜絕鋪張、堆砌辭藻、空乏其談,切忌工作沒有說多少,文章倒有一大堆。“直”,就是要開門見山、直述其理,不要拐彎抹角,不故弄玄虛、故作深奧。“暢”,就是要句式流暢、思路順暢、閱讀通暢,不能讓人產生一種這里怎么讀不通、那里怎么看不懂的感覺,要確保讓聽眾無障礙、順其自然地了解整篇報告的中心思想和具體內容。
3.謀篇布局。通過翻閱近年來各地的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實,不管是全國人大,還是地方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對上一年度工作回顧的篇幅都占了整個報告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的量,但政府工作報告對政府下一年工作打算的篇幅卻在不斷增加,有的甚至超過一半,占到整個報告的三分之二。誠然,一年一度的人代會主要是向代表報告常委會上年的工作情況,但召開人代會還有一項重要職能就是審議確定下一年度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和人大常委會工作計劃。如果我們仍以原有篇幅來撰寫工作打算,顯然不夠。再如:作為縣級人大常委會擁有三權(重大事項決定權、人事任免權、監督權),但顯而易見,常委會工作報告將大量的篇幅花在了監督權上,其他權力履行的情況僅是一小段,甚至是一句話帶過而已,這顯然有悖法律規定。所以,我們在對常委會工作報告謀篇布局時,要及時根據這些情況,對常委會報告的篇幅結構進行全面思考,作出合理安排,確保報告過去工作全面準確,謀劃未來工作細致科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