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資本市場而言,除了QFII之外,其他實體經濟的外資抄底中國才剛剛開始。近期個別境外投行看空A股,極有可能只是個抄底陰謀。
春天已經悄然來到,雖然偶然還有倒春寒,但是倒春寒擋不住春天的腳步。目前的股市亦如此。
上周筆者在文章中指出“3—5個交易日,60日均線不失守,就當牛市操作”。3月20日,滬指一舉放量突破了60日均線。筆者預計第二波行情即將來臨,當前到4月中旬前,應該是絕佳的投資時期,建議投資者逢低布局。主要市場因素分析如下:
一、貨幣政策仍處于寬松。2月份的CPI數據超預期,加上房價反彈,央行擔心通脹抬頭。通脹預期是貨幣政策考慮的關鍵。從目前來看,據商務部監測,食品價格已經連續4周下調。因此可以合理推斷3月份的CPI數據將會下降,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另外,印度央行19日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這是印度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降息。這表明世界經濟仍處于復蘇的初級階段,因此我國的貨幣政策仍需保持適度的寬松。只要4月9日公布的CPI環比下降,就沒有道理再收縮貨幣政策,相反,隨著春季轉暖,項目開工率將會加大,適度滿足市場資金需求的概率也將放大,有保有壓的貨幣政策預期仍將持續。
二、經濟并非偽復蘇。21日匯豐發布3月PMI初值為51.7,創兩個月以來新高。這意味著2月份較差的經濟數據只是前期受到春節影響,而實際上,經濟的復蘇已經處于“潤物細無聲”的階段。
三、外資抄底中國才剛剛開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實際利用外資82.14億美元,同比增6.32%,這是連續8個月負增長以來首次恢復正增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投資環境和發展前景的認可。就資本市場而言,除了QFII之外,其他實體經濟的外資抄底中國才剛剛開始。近期個別境外投行看空A股,極有可能只是個抄底陰謀。
四、大宗商品有上漲可能。近期美元有走弱的跡象,而BDI指數仍在上攻;3月末去庫存接近尾聲,開工率加大,新的庫存儲備已經開始。生產資料價格開始上漲,預期PPI將有轉正可能。整體看,大宗商品有望上漲盈利。
五、新的政策可能延續。證監會主席換屆后,投資者普遍擔心“郭氏新政”是否會延續,IPO是否會加速重啟。從目前來看,新的證監會主席肖鋼表態將延續相關政策,而且實際也做到了,如當前券商的融資融券信用額度規模由券商自己定,門檻降低之后市場將進一步活躍。IPO鐵定是要重啟的,但是起碼需要賺錢效應出現,先“蓄水養魚”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市場普遍預期IPO重啟會在6月30日以后,筆者認為在8月或者9月份開閘的概率最大,因為賺錢效應需要時間。
綜上所述,當前貨幣政策有望持續保持相對寬松,經濟仍在緩慢復蘇過程中,外資抄底跡象明顯,大宗商品上漲預期強烈,加上新政延續,預期A股第二波上漲行情有望呼之欲出。板塊方面,建議大家繼續關注業績預增的板塊和個股,比如電力板塊、券商板塊、觸摸屏、化肥等板塊;而個股方面,建議特別關注有填權機會的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