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3月13日,共有31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2年年報。記者統計發現,其中161家公司凈利潤較2011年同比增長,占比家數52%;另有23家公司成功扭虧。其中,業績增幅最大的中航投資(600705)增長幅度高達371.89倍;赤峰黃金(600988)也不甘示弱,以149.25倍的業績增幅遙遙領先。而這兩家公司都是由ST股重組后新生,完美上演了烏雞變鳳凰的好戲。
另一方面,業績下滑的公司中,青島堿業(600229)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達到2508.95%。而青島堿業也在較早前開始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自2012年12月24日起連續停牌。
半數公司業績增長
除上文提到的烏雞變鳳凰業績實現大增的中航投資和赤峰黃金外,歐菲光(002456)、滄州大化(600230)、ST泰復(000409)的業績增幅也靠前,分別同比增長14.5倍、14.4倍和13.4倍。
歐菲光業績大增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公司IPO募投項目、超募項目完成并逐步實現規模量產,而且公司已經預計2013年1-3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6000萬元至7000萬元,同比增長190%-240%。二級市場上,歐菲光股價走出長牛,持續上揚。
記者統計了業績增長的161家公司發現,藥企是業績增長的大戶,有17家公司躋身其中,包括中恒集團、上海凱寶、昆明制藥、廣州藥業、康緣藥業、太安堂、眾生藥業等。
另有13家電氣設備公司的業績也實現增長,包括寶光股份、中恒電氣、萬馬電纜、風范股份、新聯電子和龍源技術等。
此外,房地產、建筑材料、零售也是業績增長公司分布較多的板塊。
23家公司成功扭虧
記者發現,23家成功扭虧的公司中,有8家ST公司。分別為:ST傳媒、*ST銀河、*ST鋅電、*ST四環、*ST吉纖、*ST國藥、*ST甘化和*ST東電。
*ST國藥由2011年的虧損2017.33萬元,到2012年實現凈利潤1.20億元,一舉扭虧,而公司之所以實現扭虧的關鍵在于政府的補助。據了解,在12月底,*ST國藥收到了一筆約1.2億元的土地補償款,系武漢東湖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財政局為某鬧心地產開發公司“代為支付”;此后不久公司又收到該局下撥的2012年度財政補貼款,合計7438萬元。正是依靠這最后時刻的“輸血”,*ST國藥才實現賬面盈利。目前該公司成為“凈殼”,年內或啟動重組。
業績變化大的還有*ST甘化,2011年其虧損近2億,但2012年實現凈利潤4712萬元。在浙江民企德力西集團掌舵之后,ST甘化也逐步恢復了“造血”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ST傳媒,其在2012年扭虧后,2013年一季度卻將繼續虧損,公司前期已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目前其鐵道媒體業務基本停滯,導致整個媒體業務收入大幅下降,預計一季度將虧損700萬元至1000萬元。
在扭虧的公司中,四川金頂(600678)、宏發股份(600885)和瑞茂通(600180)實現的凈利潤最多,分別達到4.16億元、3.98億元和3.82億元。
房地產成業績下滑重災區
在業績下滑的126家公司中,除青島堿業以2508.95%的業績下降幅度高居榜首外,業績下滑程度超1000%的公司還包括安彩高科(600207)、北人股份(600860)、中國服裝(000902)、*ST朝華(000688)、新疆天宏(600419)和新都酒店(000033)。此外,業績降幅超過100%的公司有11家。
記者發現,房地產公司成為業績下滑的重災區,有11家公司入圍,而這也與近年來國家實施嚴格的宏觀調控有密切關系,對房地產企業帶來負面影響,也由此直接影響到業績。其中,萬好萬家業績下滑447.21%居房地產公司之首,渝開發、上海新梅、萬方地產、道博股份的業績下滑幅度均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有5只服裝股也出現了業績下滑,包括凱撒股份、美邦服飾、希努爾、嘉麟杰和中國服裝。業績下滑劇烈的中國服裝日前已通過資產置換,變身為化肥企業,而這一洗心革面的變化也造就了公司二級市場的強勢,自去年底停牌后,該公司于日前復牌,股價連拉幾個漲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