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監會主席郭樹清22日說:中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盲目性很大,波動性很大,低收入者不太適合在股市投資。低收入者不太適合在股市投資,那么,沒有收入的大學生更不適合,借款炒股就不止是不適合了。
近日一則大學生炒股的帖子在微博上瘋傳。內容如下:我是一三流財經類大專的大一學生,學的是證券投資專業,出于對未來市場的看好,打算借貸30萬炒股,目前已經借到為期5年年息10%的5萬資本,預計4月份還能借到15萬長期借款,最后10萬將考慮向銀行貸款,具體時間不確定,要考慮市場演進和前期20萬的盈利來抉擇何時貸款,目前的融資計劃就是這樣。盈利目標是三年掙到30萬,這個帖將記錄下來我借錢炒股的全過程。
看到這一帖子,筆者心里當時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個滋味。股市最近大幅反彈,特別是像北斗衛星系小市值個股短期翻了番,在賺錢效應的誘惑下,很多在熊市中發誓要金盤洗手的投資者,自食其言重新殺回來股市。學證券投資專業的大學生炒股原本無可指責,但要借款來炒股,就讓筆者擔心了。我們來看看借款來炒股的危害: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被稱為德國股神,80多年的投機生活中,共留下13本國際暢銷著作,其中,《這就是股市》被拍成電影,《證券心理學》成為德國大學經濟系學生的必讀書籍。《大投機家:刺激國家神經的人》是他的臨終之作,在該書中,他屢次提到借錢炒股的危害性。借錢炒股在炒股經驗不足的大學生中表現較為明顯,特別是在有了首次贏利之后,增強了自信,以為賺錢來得快且易,自豪感一膨脹,便認為自己是巴菲特學生了,便想趁年輕一勞永逸的擺脫貧困,從股市中賺回汽車洋房。
股市是一個利益角逐場,貪婪與恐懼是股市的矛盾體。在股市中時間久了,你會發現,炒股的確能快速致富,但其中的風險是巨大的。股市是個機會和風險并存的特殊場所,在充滿誘人機會的同時,隨時都有出現意想不到風險。幾年熊市,讓投資者飽償了風險為何物,平均每個投資者虧掉9萬,尤其是因借貸炒股最終傾家蕩產的投資者同樣不在少數。2013年1月16日上午,沈陽54歲的老王從證券公司大樓的11層墜下,當場死亡。16日股市已經見底反彈,他沒倒在熊市里,卻倒在了借貸炒股的致命游戲中。
針對大學生借款炒股現象,筆者認為:大學生證明自己的學識和實際能力,不是非得要靠投身股市來論證。炒股不僅占用大學生很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一般來說大學生也不具備炒股的經濟條件,缺乏抗風險能力,一旦炒股失敗,難以承受其果。
大學生炒股特別是借款炒股,屬于在懸崖邊跳舞,一但失足,要么是跌入萬丈深淵,要么是淪入萬劫不復。風險和收益將極不對稱,玩的不止是“心跳”,贏的是蠅頭小利,虧的是自己的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