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市確診兩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個案,根據貴州省衛生廳的通報,確診患者為一男一女,女患者今年21歲, 2月2日發病后轉入貴州省人民醫院;男患者今年31歲, 2月3日發病后,因自購藥品服用未見好轉,轉入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兩人均在10號除夕夜被確診為人禽流感病毒陽性。據新華社報道,女性患者已于2月13日死亡,男性患者已于2月22日死亡。疫情發生之后,貴州省已經按照相關預案采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并對全部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醫學觀察。
“四早”可防治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是由甲型流感H5N1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該病主要特征為高熱和肺炎,起病急、進展快、病死率較高。人類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早期表現類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體溫大多在39℃以上,持續1~7天,一般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除了上述表現之外,重癥患者還可出現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現,甚至可導致死亡。
對于此種疾病的防治關鍵在于“四早”——
早發現 當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癥狀時,應立即去醫院就醫。
早報告 發現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類似病例,及時報告當地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早隔離 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對密切接觸者要按照情況進行隔離或醫學觀察,以防止疫情擴散。
早治療 確診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應積極開展救治,特別是對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療,經過及時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以及使用支持療法和對癥治療,絕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復出院。
7項注意可預防
針對貴陽市確診兩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個案一事,衛生部緊急發布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知識,提示指出,日常生活中預防禽流感,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1.公眾特別是兒童應避免密切接觸家禽和野禽。
2.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進食禽肉、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時要注意生熟分開,不生食禽肉和內臟,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徹底洗手。
3.發現有病死家禽、鳥類等情況要及時向當地有關部門報告;如有發熱或流感樣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4.重視生活用具的消毒處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熱,100℃時1分鐘即可滅活。對干燥、紫外線照射、汞或氯等常用消毒藥都很敏感。
5.每天開窗換氣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或使用換氣扇保持空氣流通;盡量少去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保持室內清潔,使用可清洗的地墊,避免使用難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墻壁清潔,確保排水道通暢。
6.平時應加強體育鍛煉,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吸煙,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7.若有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應戴上口罩,盡快就診,并切記告訴醫生發病前有無外游或與禽類接觸史。一旦患病,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