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去年跌破2000點后看好指數的表現,到春節后看好個股行情,這輪行情的節奏把握的基本還算八九不離十,上周我們欄目的觀點從樂觀轉向中性,本周以上證指數為代表的大盤股處于橫盤震蕩狀態,而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創業板指數依舊在往上攻,是否我們該修正觀點了呢?我們覺得沒必要,相反,我們需要更加警惕了,創業板指數波動非常大,從1000點開始出發,最高到了1239點,最低腰斬,到了585點,波動非常大,這波行情從12月4日起來,最高已經到了905點,漲幅超過50%,整體漲幅是上證指數的2倍,這個時候回吐的壓力開始增大,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引發獲利盤的出逃。
從大的運行節3c2cba69e79ea412389712d254bd64ba奏分析,我們認為上證指數自2445點以來,處于對1949點-2445點漲幅的修正過程中,目前還沒法判斷是否已經結束調整。而以創業板指數為代表的小盤股,仍然處于第一浪上升過程中,從時間上看,本周已經進入到第13周,而一波行情,很容易在13-15周結束,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點我們要密切關注。而兩會也是在15日結束,就是下周五,再下周是結束后的第一周交易,也比較符合炒作的時間規律。最后,來看一下創業板指數的SKDJ指標,目前處于高位,超賣位置,本周指數最高曾經超過96,從而引發了周四的快速回落。歷史上,在96以上呆的時間不會超過3周,所以從SKDJ指標來看,超賣引發的獲利回吐也隨時可能發生。
至于潛在的利空,我覺得有一條消息可以關注,小心成為“事后諸葛亮”解釋創業板大跌的原因,市場目前關于IPO何時重啟有比較多的說法,一種說法是IPO財務核查結束后,證監會將逐步對已過會企業出具發行批文,同時進一步落實發行體制改革措施。在創業板方面,IPO批量集中發行將成為大概率事件。此舉“一石二鳥”,一方面可抑制一級市場的高溢價發行,壓縮單個公司的融資量;另一方面又可加大二級市場的炒作難度”。創業板新股熱問題此前已有明顯降溫,這一因素也為集中發行取得成效做了事先的鋪墊。去年前9個月,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已經從2011年的48.6倍降至32.8倍,最低已降至12.1倍。而目前創業板指數的市盈率在37倍,如此高的市盈率,我們是買一級市場呢,還是買二級市場?我相信聰明的投資者會做出選擇。一旦退市制度逐步執行,創業板的選股要求加大,地雷增加,估值自然會下來,那么指數調整是合理又自然的事情了。
去年9月份開始的海外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對內地市場產生了正面的影響,海螺水泥、中國建筑等建筑建材類股票在9月份就已經率先見底回升。而新股發行長時間的停滯也打破了市場的供需格局,在經濟復蘇預期的影響下,指數從2012年12月5日開始走出了一波500點的上升行情。然而蜜月期總是很短暫,正當市場一面看好2月份的行情時,上證指數卻在2450附近戛然而止。春節過后,隨著央行開始回收流動性,二級市場投資者逐漸感受到了資金的壓力。而近期美元指數的持續上漲也令海外投資者對于新興市場風險承受能力有了一定的下滑,地產調控和經濟先行指標PMI的回落使投資者對經濟能否持續復蘇產生了懷疑,于是拋盤出現,造成了近期市場的波動。
我們認為,整個兩會期間股指都將呈現出震蕩格局,并且有延續到4月份的可能性,上證指數波動的下沿甚至會達到2150-2200點的區間內,連續上漲2個多月的市場回調1個月左右,回調幅度達到漲幅的50-60%都是比較正常的,投資者不必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