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板塊周二集體飆升,板塊指數大漲逾3%,龍頭股平安銀行(000001)強勢漲停,連基金重倉第一股招商銀行(600036)也上漲8.88%。周二公布的城商行首入圍銀行基金管理公司試點擴容只是導火索。RQFII雙向擴容、新一批QFII牌照發放在即、養老金入市大幕將啟、“熱錢”大幅流入以及銀行估值依舊偏低、基本面持續改善的背景下,銀行股行情持續仍動力十足。
本周除了房地產的“國五條”外,并沒有其它明顯的政策偏空信號,并且IPO上市尚未重啟,因此從政策面角度看尚未看到中期見頂信號。外圍股市更是一片歌舞升平,本周道指創1896年來新高,歐股創4年半新高。A股雖然落后,但有奮起直追的余地。
大環境和行業基本面的支撐無不令人對銀行股的未來走勢遐想連篇,兩會后,銀行股會否重走去年的“金改”行情值得期待。
事件:地產調控誤傷,城商行入圍試點意義重大
地產調控誤殺銀行。本次地產調控對銀行基面幾乎沒有影響。邏輯:①存量按揭貸資產質量無憂:貸款房價比(LTV)普遍低于70%,再考慮近年房價的上漲,至少可抵御房價30%的跌幅;②存量開發貸財務抗壓能力增強:銀行授信客戶大多是地方龍頭開發商,經過09 年調控以來的戰略調整和12 年的銷售改善,開發商資金鏈條更牢靠;③增量房貸需求的萎縮完全可被替代消化:經濟回暖背景下,實體信貸需求較為旺盛,可有效替代房貸需求萎縮,且普通貸款比按揭貸款利率略高,周轉也快。
新國五條對經濟影響會比預期小,一方面對中短期地產投資影響有限,同時預計政府會實質性增加土地供應和加大保障房建設,其他促進經濟復蘇的配套政策或會出臺。心理影響造成銀行股被誤殺恰為銀行再度崛起奠定了基礎。
銀行基金管理公司試點擴容,城商行首入圍。3月4日,銀監會消息稱,經國務院批準,銀監會將與相關部門配合,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試點范圍,城商行首次進入試點范圍。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兩會期間時強調,要提高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能力,堅定不移地推進商業銀行發展轉型。
2005年,工行、建行、交行成為首批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試點銀行。2007年,監管部門擴大試點范圍,截至目前,商業銀行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已有8家,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近5000億元,發展穩健。
近幾年,我國金融改革成效顯著,商業銀行在公司治理、內控制度方面取得長足發展,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監管部門將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目前銀監會已同意興業銀行(601166)、北京銀行(601169)投資設立基金公司事宜,兩家銀行正在履行其他行政許可程序。其他城商行獲批只是時間問題。市場化程度極高,又有渠道和客戶優勢的城商行一旦開展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對其經營無疑是如虎添翼。將極大激活其多元化經營。
基本面:低估依舊,行業景氣持續
銀行股嚴重低估提供足夠安全邊際。雖然銀行目前股價已較去年12月初上漲了許多,但A股銀行業6.22 倍 PE仍然是全球倒數第一、A股倒數第一,只有同類性質石油化行業的一半;1.09倍PB全球中游、A股倒數第二。(見圖一、圖二)
而表明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獲利能力ROE指標卻始終在全世界都位列前茅。申萬研究表示:預計中國銀行業未來可較長時間維持15% -20%的ROE水平。ROE越強,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因此,要用與時俱進新思維重審視銀行業前景。傳統思維下市場對中國銀行業未來前景過度悲觀,因為大多數人只看到銀行失去了什么,沒看到銀行得到什么。中國金融滲透率還很低,具備較大提升空間,在未來金融大變局中,銀行依托資金、渠道和客戶三大優勢依然占主導地位。
此外,基本面改善將是銀行股的持久動力。基本面看各行披露的年報業績快報基本符合市場之前預期,而一季度銀行業績存在超預期可能,長江證券上調一季度行業利潤增速4.4%至5.4%。原因在于銀行信貸資源依然偏緊,新增貸款定價好于之前判斷。2月多家銀行客戶的信貸需求仍無法滿足,信貸供不應求將強化銀行的定價地位。12年末凈息差2.75%,環比Q3下降2BP,主要由于同業資產規模大幅攀升所致,Q4總資產環比Q3增長5萬億,在規模擴張和貸款重定價之下息差小幅回落,可見銀行貸款定價應較為穩定。
銀行業的景氣程度在今年還將取決于不良貸款的增速,銀監會數據顯示:①12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929億元,四季度單季增加141億元,相較于二、三季度分別182億、224億元的增幅已明顯收窄;12年末不良率0.95%,環比Q3持平,經濟持續改善,13年資產質量將好于市場預期。
資金:源頭活水滾滾而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在股指處于上下兩難之際,證監會再度半夜雞叫,于3月6日半夜公布RQFII雙向擴容,今后RQFII可100%投A股,同時,擴大試點機構類型。根據數據統計,目前RQFII僅面向香港市場,總投資額度已達2700億元。截至目前,已有26家機構獲得RQFII資格,共獲批額度近700億元,尚有近2000億元RQFII額度可供使用。此外,臺灣投資者開展RQFII業務事宜也將獲得進展,操作細節正在研究之中。
兩會期間少不了提案的話題。目前,已有兩名證監系統的代表委員準備的提案與養老金入市相關,而監管層近期的多方深入研究與表態,表明養老金與資本市場的有效對接正漸行漸近。此外,部分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近期或獲得QFII牌照。據透露,該項審批已進入最后流程階段,審批結果將很快公布。這是第二批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獲得QFII資格。去年底,易方達基金旗下全資子公司易方達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和嘉實基金旗下嘉實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批獲得QFII資格。隨著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QFII資格的大面積獲批,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引入境外資金投資A股市場的功能將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挖掘,將有助于為A股市場引入新的資金“活水”。另外一個已經看得見的活水是“熱錢”大幅流入:外管局公布1 月銀行代客結售匯數據,9月銀行代客結匯1818億美元,售匯892億美元,結售匯順差926 億美元,順差金額較上月提升了70.5 個百分點,創下2001 年以來結售匯順差的新高。國內經濟企穩向好跡象顯著,我國今年經濟走勢有望好于去年,相對其他經濟體而言,我國經濟將持續保持較高經濟增速,也有利于資金流入我國。一般而言,外匯占款的增減,被視為“熱錢”流入流出中國的“晴雨表”。隨著1月份外匯占款的激增,“熱錢”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銀行股經過2月份的調整,估值吸引力顯現,安全邊際提升。從資金規模和保值增值的重要性來看,銀行等大盤藍籌股將是首選。年報和一季報披露在即,目前的銀行股價位進可攻、退可守。首推平安、民生、興業、浦發、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