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和食品安全的加強,有受惠于政策扶持的,就會有受到政策調控、限制,以至淘汰的。
蛇年開盤以來,大盤劇烈震蕩,兩根大陰,兩根大陽,猶如過山車。原因雖多,但鑄成大陰,做空心理和政策利空的疊加是主因。
金融地產股自龍年就開始調整,原因是漲多了,有獲利回吐的要求。2月21日,房地產調控“國五條”發布,大盤長陰下跌,上證跌幅達2.97%。這項調控政策明顯利空,只是由于之前房地產股已經大幅下挫,因而當天的反應并不大,跌幅大的是與房地產相關的銀行股。
2月28日,轉融券試點開始,出乎做空心理預期,大盤大幅上漲,上證漲幅達2.6%,房地產股和銀行股均大幅反彈。一些人以為,轉融券不過如此,并不可怕。3月1日,大盤雖未能延續升勢,但仍以小陰小陽收市。可是,僅僅過了一個周末,卻風云突變。3月4日,大盤百點長陰急流而下,上證最大跌100點,收盤跌86點,跌幅3.85%。深成指更慘,下跌510點,跌幅5.29%。當日,滬深市值蒸發近萬億元,A股有75只股跌停,其中48只為房地產股。像“招保萬金”這樣的房地產大藍籌,開盤不久就統統跌停,實屬罕見。與房地產相關的水泥、建材和銀行股等也大幅下挫。
為何如此慘烈?主因就是3月1日收市后發布了“國五條”的實施細則,即被稱為“狠招”的出售住房須征收20%的所得稅的規定。不過,近幾年來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屢屢出重拳,而股市從未有這么大的反應。這次所以大跌,除了政策利空的力度大以外,很可能與現有的融券做空機制,特別是轉融券做空機制有關。然而目前的數據顯示,融券做空的數量并不大,影響大的是心理層面。從另一個角度看,很多機構,比如基金,大都配置有相當數量的地產股,不需要融券。有數據顯示:3月4日,64.69%的基金減配地產,減配強度達4.24%,這也是一種形式的做空。因此不難看出,這次房地產板塊大跌,與基金減配有很大關系,再加上其他機構和投資者減配、拋售,便造成了如此慘狀。此正所謂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做空理念加上做空機制再遇到政策利空,就會出現疊加效應。
對于3月4日大陰線成因的分析,目的是對之后的投資操作有所啟迪。當前的市場已經不同于兩三年前的市場。除了有股指期貨市場的影響外,又有融券、特別是轉融券的做空機制,尤其是投資者對做空的警惕有所增強。而“兩會”后會有哪些利空因素,包括政策利空?比如IPO何時會開閘,3月7日中午又有消息稱是三月底,大盤午后即大幅跳水,上證一度大跌43點。可見,市場仍把IPO作為利空看待。雖然當天證監會在盤中作了澄清,但大盤仍未能完全收復失地。
實際上IPO總是要開閘的,對此需要有心理預期,至少風險來臨時不會過度恐慌。至于板塊和個股的利空因素、包括政策利空就更多。隨著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和食品安全的加強,有受惠于政策扶持的,就會有受到政策調控、限制,以至淘汰的。所謂“黑天鵝”事件很可能在一些板塊和個股中發生。如白酒板塊,去年先是因為酒鬼酒的“塑化劑”事件,后則因為十八大后的強勢反腐,造成了板塊大幅下挫。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物極必反。就以地產股和白酒股為例,漲多了就會有人做空,而跌多了就會有人做多,只是看誰能把握好買賣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