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大跌,周二、三收復大半失地,達2347點。若本月K線收于此點左右,那下個月月K線將會很漂亮。因為周一跌至2259點剛破5月均線2270點以下10個點。而下個月該均線將會上升至2300~2340點一線附近。那么,下個月K線在2320-2340點一線或略高點開盤,就可解釋為月K線開始貼近5月均線向上運行。這樣一來,不但反彈可維持,而且還有了反轉的希望。果真如此,就說明周一下跌時,接盤的是新主力。該主力有可能不同于先前急拉至2444點的那一波主力,但愿周一接盤的是改變了急拉急升急走人戰略的新主力。慢拉慢升不急走人將應是新主力的戰略。是否可確認,還有待于行情的檢驗,尤其是本月K線的收市點位和下月K線的開盤點位。這只是當前的一種可能。
另一種可能是主力未換人,只是改變了策略,先穩定人心,而后再次拉升至2440點一線或更高。目標是為了走人。因為前二波已走了不少籌碼,還未走完故需再拉一波。特別周一下跌可能并非出于主力本意,而是房地產國調控五條的突襲。故再拉一波也未嘗不可。但再拉一波乃至再拉二波、三波也只是為了走人,而不是為了使反彈轉為反轉,若果這樣,那本月K線收于2270點以下的可能會大增。只要下破5月均線,情況就不妙了。很可能預示著反彈的結束。最后走勢證明是如此的話,那之前一直強調的向第四只腳運行的走勢就會又被重新提上日程。已有觀點認為反彈業已結束。這樣該走勢的再次提出就是必要的。因為這種可能不是沒有,而是正在增加。
可是有的人卻另有看法,認為周二、周三反彈標志著大牛市的來臨,股市跌不下去。這種行情向上看漲,行情下跌看跌的觀點,實在是一種機會主義。其實,本周周一的下跌已證明目前行情的脆弱,一天就能跌破5月均線,可用不堪一擊來形容,如果最后本月K線收陰,那么周一的下破陰線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信號。這不能不引起股民的重視,尤其若再出現下破陰線的情況下,這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國內的經濟環境,恐怕也不能不是需要重視的因素。首先,2月PMI只達50.1%,下降了0.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達54.5%,下跌1.7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上漲;其次,一月外匯占款超過去年全年的量,這讓人們擔心輸入性通脹的可能。十二次人大提出CPI預期3.5%,顯示寬松政策空間有限;再次,地方政府負債已達15-18萬億元。目前仍有投資的沖動。又發行地方政府債,數額超過以往。解決靠土地財政的現象,已到了非扭轉不可之時;還有,國防預算增加10.7%。雖然過去五年中有四年內需增長超100%以上,而外需是負增長。這就是說,內需拉動經濟的因素中,又多了國防經費一項。我國國防經費只占GDP的1.4%,遠低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防衛性國防需強化,再其次,財政收入降低,特別是中央財政收入。總之,寬松環境是有限的,因為既要使國內經濟均衡發展、GDP完成7.5%的增長,又要防止通貨膨脹更要應付輸入性通脹,嚴控房地產國五條細則即將出臺,但樓市資金難以流入股市。最后,國家領導人換班還在進行中,之后還需有一個相關穩固期。這種情況下,指望大牛市是否客觀?
(作者系深圳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員、民盟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