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小李因車禍右側頭部受傷住進了醫院。昨天一早,家人發現他的右眼特別紅,以為是住院期間染上了紅眼病,請眼科醫生會診。經過檢查,醫生發現小李雖然有眼紅的表現,但其所患的并不是紅眼病,而是一種外傷引起的腦血管疾病——頸動脈海綿竇瘺,其病根在腦部,與紅眼病相差甚遠。
外傷也可引發“紅眼”
人的顱腔內有一個名叫海綿竇的結構,平時充滿靜脈血液,其中有供應顱腦血液的頸內動脈穿行。當位于海綿竇內的頸內動脈本身或其分支破裂,引起頸動脈和海綿竇之間異常動靜脈通道就叫做頸動脈海綿竇瘺。頸動脈海綿竇瘺按病因可分為外傷性和自發性兩種。
其中,外傷性患者較為常見,約占75%~80%,常見原因為顱腦外傷,特別是顱底骨折、顱中凹骨折致骨性結構破壞,骨折片損傷頸內動脈,也可因頸內動脈受牽拉使血管破裂,一般瘺口較大,常出現在傷后9~45天。
自發性頸動脈海綿竇瘺的常見原因,是海綿竇內的頸內動脈及其分支管壁因先天缺陷、動脈瘤、動脈炎或海綿竇區硬腦膜動脈、靜脈畸形等病變所致的自發破裂。這類自發性破裂多發生于中老年女性,一般瘺口較小,往往發展緩慢,無明確時間。
因為頸動脈海綿竇瘺患者的頸內動脈血液流入海綿竇,并逆向流入眼靜脈使眼部血流回流障礙,所以患者會出現頭痛、搏動性眼球突出、耳鳴、球結膜水腫充血、眼球運動障礙、視力下降、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顱內出血、鼻出血等癥狀;若出血進入蛛網膜下腔,則可導致急性顱內高壓,最終因腦疝而死亡。
眼科治不了的“紅眼”
由于眶顱靜脈的特殊關系,頸動脈海綿竇瘺的癥狀和體征幾乎都表現在眼部,但它的原發部位是在顱內,所以這類患者僅進行眼睛的治療是無效的。
多數頸動脈海綿竇瘺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少數瘺口小的患者可自愈。目前頸動脈海綿竇瘺的治療主要通過介入治療,血管內可脫球囊栓塞術是治療這種病最理想的術式。它是用可脫球囊封閉瘺口,同時保持頸動脈通暢,治療效果較好。
確診可做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檢查
怎樣鑒別紅眼病與頸動脈海綿竇瘺引起的眼紅呢?對于眼紅患者,如有頭部外傷史、搏動性眼球突出、耳鳴(和眼球搏動的節律一致)、球結膜水腫充血、眼球運動障礙、視力下降,有符合任何一項的就應該考慮為非結膜炎所致。最明顯的一點是,患紅眼病時眼內分泌物特別多,且傳染性強,多為單眼發作,很快雙眼同時發病;而頸動脈海綿竇瘺患者的眼內無膿性分泌物,一般是頭部傷側單眼發作,不會傳染。
頸動脈海綿竇瘺的確診,靠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檢查。其他檢查,如眼部CT檢查可以發現增粗的眼上靜脈,CT的頸部和腦血管造影(CTA)檢查也能夠發現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