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養人的睡前習慣
好睡眠是好身體之本,尤其對老人來說。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指出,堅持睡前養成7個小習慣,不但能解決各種睡眠問題,不再為睡不好覺而煩惱,還可以幫你延緩衰老。
熱水泡腳 腳是離心臟最遠的部分,不容易得到氧與血液,睡前用溫熱的水泡一泡腳,對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多有好處。若能養成每天睡覺前用溫水(40~50℃)洗腳、按摩腳心和腳趾的習慣,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的作用。對老人來說,更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喝杯加蜜牛奶 古代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朝朝鹽湯,暮暮蜜。”就是說早喝淡鹽水,晚飲蜜糖水。據國外醫學專家研究,牛奶中含有促進睡眠的色氨酸,睡前1小時喝杯加蜜的牛奶可助睡眠。蜂蜜則有助于整夜保持血糖平衡,從而避免早醒(編者注:此法糖尿病患者宜慎用)。
溫水洗臉 睡前洗臉比早晨重要。因為生活中處處都有輻射,輻射粒子會在皮膚表面停留,睡前洗臉可以把這些輻射粒子和一些灰塵洗干凈,以保護皮膚清潔,使睡眠舒適、輕松。
五指梳頭 頭部穴位多,通過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睡前用雙手指梳到頭皮發熱,可疏通頭部血流,提高大腦思維和記憶能力,促進發根營養,減少脫發,消除大腦疲勞,早入夢鄉。
靜心散步1刻鐘 睡前平心靜氣地散步15分鐘,會使血液往下流,并循環到體表,不僅加速睡眠,入睡后皮膚也能得到保養。
開窗通氣 保持寢室內空氣新鮮,風大或天冷時,可開一會兒,睡前再關好,保持室溫在18~20℃,有助于睡得香甜。注意睡時別用被蒙頭。
睡前好心情 睡前心情好,可以更快地入眠,并提高睡眠質量,保持好心情的方法因人而異,可以聽聽最喜歡的歌曲、回憶以前的開心往事等,最重要的就是不去想任何煩心事。
(摘自《生命時報》 文/丁熙瑋)
全球頂尖醫生的24大健康建議
1.大笑。2.不要不吃早餐。3.睡眠充足。4.觀察一下你的排泄物。5.不要太溺愛脊背。6.吃顏色鮮艷的食物。7.僅僅刷牙是不夠的。8.參加瑜伽課程。9.不要孤僻。10.避免時尚飲食。11.做一名聰明的患者。12.戒掉啤酒。13.多喝綠茶。14.大汗淋漓的鍛煉。15.把部分錢存在銀行。16.多享受性愛。17.確定自己身體各項的指數。18.做些力度鍛煉。19.多吃堅果。20.檢查生殖器。21.多跳跳舞。22.為了性愛去鍛煉。23.學習烹飪。24.多曬太陽(編者注:多曬太陽可以促進體內合成維生素D,對健康有益;但多曬太陽也有可能導致患皮膚癌。不可只看到其有益的一面而忽視另一面)。
(摘自光明網)
中午吃面更營養
面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漢的“煮餅”、魏晉的“湯餅”都是面條最初的叫法。面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是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據史料記載,很多達官貴人均喜歡吃面,并以面食招待貴賓。您知道嗎?面條雖然普通,吃法卻大有講究。
中午吃更營養 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后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除可補氣虛、厚腸胃、強氣力外,面條還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于消化吸收(編者注:早上吃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對活躍腦細胞是有益的,不能把之排除在早餐之外)。
筋道營養高,溫熱易吸收 一般來講,口感筋道的面條所含的蛋白質更多,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面條可以涼吃也可以熱吃,但太熱的面條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吃碗溫熱的面條最有利于營養吸收。
“原湯化原食”有道理 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人們在吃完面、水餃或元宵后,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學觀點來看,這樣做是有道理的。煮淀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淀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時,淀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摘自《家庭保健報》 文/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