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每年都有,而且每次啟動時候的市場特征都差不多,當市場經歷了經濟數據下滑、海外投行唱空銀行股、地震災難等集中利空打壓后,逐步盤出了短期底部形態。可以說,3、4月份的謹慎保住了資本,而4月下旬開始,市場開始往積極方面發展了。熱點板塊如移動互聯、新傳媒、鋰電池等的持續走強,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市場的人氣,是指數階段性走強的基礎。此外,資本市場中國夢的提出,體現管理層內心對資本市場未來的憧憬和期待,這憧憬是對未來有信心的,股市中國夢已在路上。
宏觀層面,4月出口同比增速反彈至14.7%(前值10%),回升幅度超出市場預期(市場一致預期10.2%)。其中,對美、歐、日保持負增長,對香港增長58%。高新技術、紡織服裝、集成電路等增速較高。考慮到外圍經濟整體弱復蘇的果實難以分享、領先的PMI出口訂單環比下滑、海關和外管局新規逐漸落實等因素,預計出口高增速難以維持。貨幣政策方面,央票重啟釋放對沖信號,維穩貨幣環境。雖然1季度增長低于預期,外匯占款逐月下滑,但“匯改”憧憬使得套利熱錢流入具備一定持續性。考慮到公開市場短期鎖定工具長期缺位與當前現金流特點,央票重啟具有明顯的信號意義。但中性貨幣政策要求利率穩定,以及抬高市場利率水平的負面效果,發行量偏小可以理解。
市場熱議的第二屆券商創新大會8日已經開完。總的來說,其實這次的形式和去年9月的券商威海會議是差不多的。看去年威海會議各券商高層的發言和內容,最終基本都落到實處了。從今年的會議發言內容來看,資管、場外市場、資產證券化一定是后期資本市場創新的重頭戲,要重點關注。我們覺得隨著利多的出盡,短期來看,券商股有回調的壓力,畢竟業績釋放的速度比較慢,而且IPO還沒有開閘,對投行業務影響較大。但從長期看,我們看好創新業務彈性比較大且估值合理的中大型券商。
記得上期本欄重點提到了創業板指數,說創業板指數的風險已經開始積累,本周創業板繼續上攻,主要的熱點還是集中在傳媒娛樂行業。傳媒目前行情主要出于兩點:第一,需求處于景氣階段,2C子領域的需求因硬件和軟件供給充分而處于爆發性的釋放階段,2B子領域的需求因去年處于低谷而今年同比處于景氣階段;第二,上市公司經營積極,業績較快增長和催化劑事件穿插,帶動投資熱情。從短期看,傳媒板塊的表現有望延續,但如果按12年12月份起來來算的話,中期漲幅已經巨大,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市場分歧也在加大,投資者千萬不要接最后一棒。在積極參與短期熱點的同時,做好全面撤退的準備工作,一旦出現滯漲,就果斷降低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