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菲特可能收購尚德的傳言和隨后又否認的消息,再加上歐盟向中國光伏企業征收懲罰性關稅的影響,境內外的光伏企業股價大幅震蕩,同時一則舊聞,即今年三月中旬深圳市廢止了2009-2015年LED產業發展規劃。此舉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光伏產業,進而聯想到資本狂熱癥。當年的規劃規模宏土,實際上全國很多地方和企業都在大把投錢,一窩蜂地發展LED產業,而且也像當年一窩蜂地發展光伏產業那樣,把希望寄托在歐美市場上,可是都沒多久就碰上了歐美市場的不景氣。因而,今日才會像光伏產業那樣,不得不面對整體上的產能過剩風險。
這里所說的資本狂熱癥,是指資本、不論是國有還是民營的融資和投資的狂熱沖動。表現在A股市場上,首先是大規模的融資和再融資。這在發展周期性產業上有過先例,如鋼鐵,產能至今大量過剩,很多企業微利或虧損。在發展新興產業上,如光伏,無數中國企業陷入虧損。近幾年如果投資鋼鐵企業和光伏企業股票,后果可想而知。
在A股市場,資本狂熱癥的另一個突出表現就是狂熱地追逐熱門股票,尤其是炒新炒小。由于IPO開閘臨近,不妨先舉炒新炒的例子。浙江世寶,是2012年9月暫停新股上市后僅有的兩只上市新股之一,若稀世珍寶。該股在A股市場的發行價僅2.58元,但由于盤子小,上市首日收盤竟高達18.75元,漲幅7.25倍。在爾后的交易中換手率有幾次連續數日在30-50%。然而,瘋狂過后就是縮量陰跌,最近由于收購聯營公司又重新活躍起來。最新的例證,如輝隆股份。由于炒作資產出售和新型城鎮化“土地流轉”概念,從2012年12月的最低5元上漲至今年最高8.68元,漲幅高達77.2%。其中單日最大換手率達43.75%。接下來便是震蕩下挫,至5月9日,以近期最高價算,調整幅度近22%。這兩個例證的共同點是:題材炒作,單日換手率奇高,都超過40%。高換手率說明資金追漲的狂熱性,也說明買入股票是為了在短時間內賺取差價。這種做法很容易被套。不是說不可以追逐熱門股票,而是說不能狂熱地盲目地追高。如果單日換手率超過20%,除新股上市初期,其他的就要警惕,如果超過30%,更不用說超過50%,就應當堅決回避。看看那些近期的牛股,如歐菲光、大華股份、掌趣科技、樂視網等,單日換手率都沒有超過20%。光線傳媒雖然有一日超過了20%,但沒有超過30%。這說明,買入的主流資金不那么狂熱和短視,持股的時間相對較長。
當前,大盤雖然連續反彈,但結構性行情更為活躍,尤其是新消費熱點中的一些個股,如信息消費、文化傳媒、醫療、還有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環保等,都值得關注。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高成長股的搶權和填權行情。只是投資者對于資本的狂熱癥需保持警惕,冷靜應對,特別要注意換手率的高低,不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