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四月份的過去,上市公司2012年報和2013年1季報已經全部出完。我們看到,2012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利潤增長0.8%,其中非金融-11.7%,金融13.6%。2013年1季度全部A股利潤增長10.5%,其中非金融、金融分別為5.2%、15%。2012年中小板、創業板利潤分別增長-9%、-5%,2013年1季度增長4.3%、-1.3%。中小板、創業板利潤增長持續低于預期。中小板創業板的收入仍顯示出成長性,1季度收入增速分別是15%、19%,遠好于非金融7%的水平,但毛利率下滑、費用率上升導致凈利潤增速反而不及非金融整體。目前中小板、創業板估值分別是28倍、37倍PE,整體板塊估值與業績增速不符,面臨一定的風險。分行業看,1季度景氣好的只有金融、大額消費(地產、家電、汽車)、新興消費(電子、傳媒、網絡服務),其他整個上中下游都伐善可陳。下游消費品中,醫藥、大眾食品景氣穩定,但因預期過高而出現業績低于預期;白酒、服裝、零售繼續調整中。
對于未來的景氣趨勢判斷,我們認為可選消費品2季度景氣下滑概率大,2季度地產銷量可能下滑,汽車銷量追隨地產銷量也可能下滑,僅家電因節能補貼到期前的搶購景氣度暫時仍能維持。消費品景氣度一般,率先進行庫存調整的零售與服裝家紡,需求可能逐漸見到底部;去年4季度才開始調整的白酒需求見底尚漫長;餐飲旅游1季度低于預期,2季度受4月份流感與地震影響也難以表現;大眾食品需求有望維持穩定。TMT景氣亮點更多一些:電子下半年高景氣仍有望維持;傳媒與網絡服務有望繼續保持高景氣;通信設備隨著中移動招標,景氣將會改善;軟件作為后周期行業,景氣度可能一般,但智慧城市3hb449qPKiDbzk7tOxNZygwV2BYR/xGc3fG3rBPE2KA=相關景氣度可能較高。金融板塊影響變量在政策:銀行業績有望保持穩定,但政策環境收緊,同業監管可能帶來壓力;券商2季度交易量較差,看5月創新大會能否有亮點。
從短期的市場走勢看,目前進入到了政策博弈階段,指數上下波動的空間有限,但一旦信號明確,會出現趨勢性的行情。從經濟層面看,如果將3-4月的經濟數據放在一起來看,可以得出當前經濟態勢處于政策容忍范圍內的判斷。然而,一旦經濟增速出現進一步低迷的跡象,則不排除政策會轉向更為積極的一面。比如,在近期有關方面召開的經濟相關會議上,對“穩增長”的重視度就較此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從制度層面看,在IPO博弈深入背景下,針對股市的向好政策預期也在增強,比如最近就出現了將基金倉位下限提高的討論。由此看,在經濟和股市運行都已經進入較敏感階段的背景下,5月份對政策預期的跟蹤顯得尤為重要,一旦政策預期明顯向好,則可視為加倉的重要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