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期貨市場“綠”袍加身,以貴金屬黃金為代表的下跌拉動整個商品價格呈現弱勢走勢。截止周末,這場下跌的格局還在蔓延,因主要工業品先后都有不菲跌幅,惟獨銅價一直還處于大區間的震蕩且斗爭激烈,因此其能否補跌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從基本面來看,顯然并不樂觀,首先是制造業進入通縮的情況正在逐步顯現,3月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1.9%,降幅不僅較上月擴大,而且已是連續六個季度陷入低迷。
目前,產能過剩現象在國內越來越成為棘手的問題。去年在鋼鐵行業,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鋼產量大約為7nZIkZHsX4YTJXGWmXUiK6ObjOwgwF2wsON1l+9/uulQ=.2億噸,而行業虧損額高達289.24億元,同比增長7.39倍。在電解鋁行業,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我國電解鋁產能已超過2700萬噸,行業虧損面達到93%。然而這依然不能阻止電解鋁產能擴張的步伐,目前我國西部地區正在大量上馬電解鋁項目,在建和擬建規模超過2000萬噸。傳統制造業和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產能過剩風險如不能及時得到化解,引發惡性競爭、效益下滑,會帶來或加劇失業以及資金拖欠等問題,任其發展還會引發系統性風險。
在工業品中,銅一向供應短缺,但今年以來其基本面也發生了很大轉變,一方面保稅區的銅庫存仍然不少,另一方面又是旺季消費不旺,加上宏觀數據不配合令其金融屬性也喪失了炒做空間。
今年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僅7.7%,較去年四季度回落0.2%,增速放緩,很顯然,中國人口紅利優勢退卻,創新不足,又遇到外部需求不足,內外不利因素交錯,中國需求便逐漸失去了過去的魅力,雖然我國第一季度新增貸款大增,但企業家信心指數仍低于企業景氣指數,反映投資信心并沒有因為貨幣信用大量投放而完全恢復。
本周下跌的罪魁禍首為黃金,黃金由之前數年的市場寵兒突然變棄兒,導火索表面看來是因塞浦路斯準備賣出黃金儲備為援助方案集資,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去年以來市場一直炒QE3放水,加上歐債危機的余波,把金價推上高位,但升勢無以為繼,炒做流動性老生常談,自然效用在逐漸減低,資金從黃金ETF全面流出后,很難再快速進入,目前美國講復蘇,美元堅挺,黃金的避險功能在退化,眼下既沒有通貨膨脹的風險,亦沒有通貨緊縮的風險,黃金自然無用武之地,不可能再像08年危機時一展雄風。本周出現了創記錄的下跌,輝煌不再已成定局。加之國際投資大鄂索羅斯的看空,加速了資金在黃金市場套現的狀況。
應該說,期貨市場確實瞬息萬變,一朝雞犬升天,一朝也可能泥牛入海,作為投資者的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順勢......,在下跌時尋找什么時候可以空,在上漲時尋找什么時候可以多,如果反其道行之,不論如何做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正所謂,大道至簡,投資過程中,越不繁才能越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