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寫到“實際上從60分鐘級別圖上可以看到,第一波下跌剛好到達第一支撐位。接下來根據123法則可以簡單的判斷下一步的走勢,如果下破2250,則向第二支撐2150進發。相反,則進入小的震蕩市,可以輕倉參與近期突破的形態好的股票。”接下來的操作策略一目了然,兩個關鍵點2344和2239,上多下空。目前為小震蕩形態,宜謹慎。這和上期所講上面2445的關鍵點不矛盾,上2344則看第一目標2445,這是級別的問題。下破2239則看2150。
交易計劃從來都是雙邊戰略,或許你希望能有100%的事情。交易有必然性,比如上次日本核危機,必然結果就是日本股市和期市暴跌,隨后導致中國國內鋼鐵、電子板塊大漲,但大部分情況下交易屬性是或然性,是不可知性,是測不準原理。客觀市場復雜多變,交易大師從來深諳此理而謹小慎微。索羅斯之所以取名“量子基金”,即是對測不準原理的尊重。引用索氏的原話:我會先對市場做出一種假設,然后聆聽市場。如果現實與我想象的不同,或許我也會大吃一驚,但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撤出。這就是索羅斯先生與普通交易者的不同。他認為“偏見產生了行情”,而他本人對市場的認識也很可能是一種“偏見”。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道德經中的這段話大概意思是,道并非一個具象,而是一個變化無形的東西,這其實就是一些由自然界得來的基本原理、信條和法則。交易也是如此,把握大趨勢即可,如果一味的預測每日走勢并樂此不疲,甚至如同徐小明那樣每天現場直播分鐘走勢,其實是走火入魔,害人害己。
一般而言,量子力學并不對一次觀測預言一個單獨的確定結果。反之,它預言一組不同的可能發生的結果,并告訴我們每個結果出現的概率。這也從物理學的角度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情都有一定的偶然性,必然性是統計規律的代名詞,多發生在旁觀者或者研究者的眼中。比如一場車禍對某個家庭是場意外的悲劇,但對交管部門而言僅是一個數字甚至必然事件,因為在他們眼里每年的車禍次數是在一個可控范圍內的,是意料之中的。
交易同樣是概率事件,隨著客觀現實的變化而變化,無法預知。正如“國五條”無法預測一樣,地產股走勢隨即被扼殺。但交易簡單之處在于兩點:第一,毋須預測,只需見機行事。無法預知“國五條”沒事,嚴格按照走勢操作即可。以上實發展為例,2月20日“國五條”下發,根據上實發展走勢,1月24日就必須走人。這就是交易之道與基本面的關系,市場走勢早已反應一切信息,或者說早有人發現風吹草動。第二,做好雙邊策略,制定兩套預案。世人知道美國五星級上將艾森豪威爾在諾曼底成功登陸之后的演講,卻不知他事前準備了內容截然相反的演講稿,已備登陸失敗之用。無獨有偶,曹操在官渡之戰之前也準備了兩套稿子,前者寫到“這場戰爭將寫入中國戰爭史,影響未來500年格局”,而后者則向袁紹求饒,乞求對方不要殺害他的子女,并希望袁紹能夠放過他的文臣武將。這就是歷史,這就是真相,這也是交易之道——雙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