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波浪理論分析股市,筆者認同魯兆先生的說法:大浪有序,有浪隨機。因此,股市數浪要抓大放小,才能把握股市的波浪運行趨勢。
先說深成指。自深市開設至1993年2月的3422點為第一輪大牛市,3422點至1996年1月的924點為第一輪大熊市。924點至1997年5月的6103點為第二輪大牛市,6103點至2005年6月的2590點為第二輪大熊市。第二輪大熊市是常態(tài)平臺型。其中:6103點至1999年5月的2521點是此平臺的a浪下跌,2521點至2001年4月的5091點是b浪反彈,5091點至2005年6月的2590點是c浪下跌。2590點至2007年10月的19600點是第三輪大牛市,19600點下跌至今是第三輪大熊市。
滬市走勢稍為復雜,市場分析人士有多種劃浪法。
第一種劃浪法。滬市開設日起至1993年2月的1558點為第一輪大牛市,1558點至1994年7月的325點為第一輪大熊市。325點至2001年6月的2245點為第二輪大牛市,2245點至2005年6月的998點為第二輪大熊市。998點至2007年10月的6124點為第三輪大牛市,6124點下跌至今是第三輪大熊市。此種劃浪法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
第一、1994年7月的325點是不能作為第二輪大牛市的起點,深成指在1994年7月的最低點是944點,而1996年1月深成指最低點是924點,創(chuàng)了新低。顯然,深成指必須只能認為1996年1月的924點作為第二輪大牛市的起點。同在中國,相同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滬、深兩市第二輪大牛市的起點相差18個月這么遠是不合邏輯的。第二、若以325點作為第二輪大牛市起點,第1浪頂是1052點,第4浪底是1047點,這樣,1、4浪頂底重疊了。
第二種劃浪法。自滬市開設日起至6124點是上升的第一大浪,且界定998點至6124點是第一大浪的第5子浪,6124點開始下跌是第二大浪。按此種劃浪法,第4子浪低點998點與第1子浪頂1558點重疊,違反了波浪理論法則。
第三種劃浪法。滬市開設日起至1993年2月的1558點為第一輪大牛市,1558點至1996年1月的512點為第一輪大熊市。第一輪大熊市是“雙重三”型,325點至1052點是X浪反彈,1052點至512點是第二組A、B、C調整。512點至1510點為第二輪大牛市,1510點至998點為第二輪大熊市。第二輪大熊市是穿頭破腳式非常態(tài)平臺型。其中:1510點至047點是此平臺的a浪下跌,1047點至2245點是b浪上升(上穿a浪頭1510點),2245點至998點是c浪下跌(跌破a浪腳1047點)。998點至2007年10月的6124點為第三輪大牛市,6124點下跌至今為第三輪大熊市。此種劃浪法與深成指每一輪牛、熊市的起點、終點時間相一致,此種劃浪法是合理的。
始自2007年10月開始的第三輪大熊市,由于A浪跌幅過大,若是之字型的話,根據A、C浪浪長比例關系可推得C浪底是負值,之字型運行可排除。另外,2008年10月開始的B浪反彈最高點離A浪下跌始點較遠,常態(tài)的、非常態(tài)的平臺型也可排除。因此,2007年10月開始的大熊市有可能是運行復雜的“雙重三”型。以滬市為例,有如下數浪法:
第一種數浪法。從6124點至1949點完成了一組A、B、C調整,從1949點開始的上升是X浪反彈。6124點至1664點是A浪下跌。1664點至2011年11月的3186點是B浪反彈。3186點開始是大C浪下跌,2661點至2011年4月的3067點是C3下跌。2132點至2012年5月的2453點是C4反彈。2453點至1949點是C5下跌。一般情況下,由于C5與C1等長,C5的下跌目標位是1928點(2453—535)。1949點與1928點只相差21點,可以界定C5跌幅已基本完成。1949點開始的上升是X浪反彈,此后還有一組A、B、C調整才會結束第三輪大熊市。X浪反彈是對上一組A、B、C調整的反抽。由于第一組A、B、C調整下跌了4175點,反彈0.382位是3543點,0.5反彈位是4036點。
第二種數浪法。3186點至1949點只是大C1浪下跌,1949點開始大C2反彈。大C1浪下跌了1237點,反彈0.382位是2422點,0.5位是2568點,0.618位是271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