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依然清楚的記得,在過去的2012年剩余的一段時間里,市場終于清靜了下來,新股發行不是節奏放緩,而是戛然而止了。有人說這是管理層為了維護穩定所做出的讓步,這話不經意倒也沒什么,可要仔細去琢磨就顯得有些過于虛偽了,換句話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資金紛紛撤離市場,請問即便是發行了,誰又會去買單呢?
如果把這種雙方最終達成的妥協看成是市場化結果,那付出的代價未免有些過大了,要知道相比2011年投資情緒的低迷,2012年用“絕望”去形容毫不為過,大量的從業人員流失,市場的有效活動戶數降到了冰點,在2011年底上證指數創出2132點的新低后,2012年還能重新改寫為新低1949點,從數字上看似乎有點解放全人類的壯舉,這次應該是真正的大底了吧,但面對市場的漂浮不定,我們仍然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這不是情緒的絕望又是什么呢。
只有在不斷的希望中每每遇到失望,才會有最終的絕望。
在同樣的時間里,也是在2011年尾,市場對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呼聲非常之高,也就是在那之后的時間里上證指數從最低的2132點上漲到了接近2500點,被很多人看成了是跨年度行情,連筆者在內的眾多人士紛紛猜測2012年的市場一定是牛市的起點。然而,這種興奮僅僅維持了不到四個月,之后市場就又開始了漫漫熊途。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依舊是那么的殘酷,現在去回顧,新股發行制度改來改去,最終還是沒有擺脫圈錢的噩夢,其背后透露的卻是制度變革的失敗。
變革會牽扯到一系列的利益鏈,僅僅依靠資本市場自身的制度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有利保障又是政治體制的不斷完善,這些都是環環相套的,缺一不可。
郭樹清主席在2012年下半年曾信誓旦旦的提出了要崇尚價值投資,鼓勵大家投資藍籌股,對于如ST類的虧損公司,要堅決退出市場。當時這個消息一公布,說實話真的給人以極大的鼓舞,感覺我們的市場有走向理性的希望了,只有按照價值去衡量市場,投資理念才能回到正軌上,我們的市場波動才不至于那么大,這樣長期資金進入市場就有保障了。
然而蹊蹺的是,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左右,之前曾經因為利空消息而連續跌停的這類公司突然拔地而起,從跌停到漲停演繹出了完美的大轉折,原因是之前的呼聲漸漸消失了,郭主席提出了要“酌情處理”,態度有些明顯的變化,就因為這句話,后面的一段時間部分即將退市的公司不但未能倒下,反而咸魚大翻身,摘掉了頭上的帽子,堂而皇之成為正規軍中的一員。
事情為什么會搞成這樣?其中的邏輯不言而明,不是監管層不給力,而是背后的力量太過于強大。這就是脖子扭不過大腿的道理,但從事后的態勢看,這句話在股票市場卻并非真理,因為失敗和扭曲最終不是說說那么簡單,是要付出代價的,市場從希望到最后的失望,都會以慘痛的下跌來默默的進行表白,這種行為看似無聲卻有聲。
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和退市制度在2012年是被市場寄予希望最高的,也是2011年底大盤從2132點反彈時的一種預期,但卻是失望最大的,信心的缺失就是緣自于此,沒有了信心市場資金只會持續流出,這就是2012年的市場在2011年熊途的基礎上能再接再厲的原因。
那么,面對新的2013市場會繼續重蹈覆轍,還是迎接新的希望呢?
盡管我以為上述問題不解決,市場依舊難有起色,但從2012年底市場表現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些曙光。新一屆領導人一上任先燒出了第一把火,那就是中央政治局關于工作作風的八項注意,如果說把這一舉措看成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信號,那么之后上證指數從1949點反彈到2200點之上就是市場信心的恢復過程,以及對部分連續虧損類公司的退市都讓我們看到了管理上的決心,特別是新股停發孕育著制度上的重大變革,倘若這次新股發行能從根本上改變圈錢的性質,那未來市場最起碼不會熊冠全球。
當我們對制度變革有了進一步的預期,市場自身的運行基礎也很重要,有一點特別值得關注,也是2012與2011年最大的區別,那就是臨近2012年底上證指數終于接觸到了年線(250日線),這是自2011年7月份以來,指數與年線的首次親密接觸,很大程度上表明著趨勢的逆轉。還有一點,從6124點以來至今通過年線的運行軌跡上可以清晰發現,經過大幅回落后在相對低位走出了明顯的猶如拋物線的形態,而目前正是拋物線的最低點,從這點來說也到了牛熊的真正轉折點,結合指數與年線的接觸,市場確實到了真正轉強的時候,歷史上曾經有多次指數經過長時間的走熊,當與年線交匯后形成長時間的上升行情。當然,這一點在周線圖上表現的更加完美,目前指數已經突破了自3000點以來的下降趨勢壓力線,這種趨勢一但被突破,是不容易改變的。
技術上的走強會與資金形成共震,每一輪大行情總有個先鋒力量,就如2005年998點到后來的6124點一樣,中國石化(600028)當時強行帶動指數從1000點上漲到了2000點之上,當這個使命完成后,市場自身會延續趨勢的有效性,資金蜂擁而入引發了一輪大牛市。那么同樣這次銀行股帶動的指數上漲與以往任何一次似乎都有戰略意義,關鍵是成交的持續放大表明了場外資金看到了某種信號,同時信心也會逐漸恢復,這一點很重要。
過去的總歸是過去了,市場最終都不會一帆風順的出現情理之中。2013我們面對的依然是制度上的如何改進,這是個大難題,在樂觀的同時,依然要謹慎對待改革的過程和結果,這將直接決定著市場的牛熊。如果關于新股發行和大小非問題能夠妥善得到處置,那上證指數未來的最少目標應該在3000點。
指數的上漲是一種預期,只賺指數不賺錢已司空見慣,這就是結構行情下的冰火兩重天。就如過去的2012年很多人遭遇了大幅虧損,而題材股上的套牢者占比最多,只要套牢了長時間都無法脫身,投資理念被顛覆的結果無非如此,那些買入成長類品種的,哪怕是當初的買進點位略高一些,日后去看都有賣出的機會,比如2012年初買進青島海爾(600690)、格力電器(000651)等,不僅僅可以抵御指數的風險,還能獲得有效的收益,可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這就是隨著退市制度的逐漸完善,市場會慢慢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新特征,2013年這種態勢會演繹的更加劇烈,在對主題性投資機會青睞的同時,從中線的角度更應注重公司的成長,因為未來這不再是一句空話,會真實的走進我們的投資生涯中,市場的普漲普跌時間會越來越短,大多時候還是考驗投資人的選股能力,這種局面下賺錢的難度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