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便宜才是硬道理;
第二條: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
第三條:勝而后求戰;
第四條:逆向投資:人多的地方不去
“股票指數可以理解為國運指數,它體現出國民對一個國家未來的整體信心。”南方基金投資總監邱國鷺認為,政策務實的基調營造了一個嶄新的投資環境,而城鎮化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既契合中國國情,又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當前中國的城鎮化率還處于較低的水平,未來政府仍需要對城鎮化作出進一步的投資和引導,促進收入提高和消費的增長,因此城鎮化會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復蘇的一條主線。
邱國鷺表示A股市場的政策底實際上早在2011年12月就已出現,而市場底遲滯了一年才真正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貨幣政策放松力度小于預期,同時,A股從2008年以來“傷人太深”。對于A股的不給力,邱國鷺用 “擴、貴、假、短”四個字來概括,他認為“擴”和“貴”只是表面現象,關鍵是“假”和“短”。
對于“假”和“短”,邱國鷺有著自己獨特的應對哲學,他表示選擇低估值的股票則是一種策略,“100個公司可能5個、10個是造假的,如果你買的是30倍的股票,我買的是5倍的股票,如果1塊錢造假的回報是5塊錢,那么你那1塊錢回報是30倍,所以你的造假動力是我的6倍,我買低估值的股票造假動力比你小。另外市場可能對你的要求是每年40、50的增長,市場對我要求是每年4、5倍的增長,我這個很容易做到不必造假,你那個很難做到不造假。”
實際上,這也正是邱國鷺的第一條投資心得“便宜才是硬道理”。邱國鷺認為銀行股是體現“便宜才是硬道理”的最好例子。邱國鷺表示2010年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認為醫藥股估值是銀行的4倍,但是未來增長率并不一定是銀行股的4倍。兩年后的今天,銀行股整體累計上漲了5%,而醫藥股則整體下跌了約27%。
邱國鷺的第二條投資心得則是“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邱國鷺認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有兩個標準:一是公司做的事情自己可以不斷復制,比如麥當勞,店面可以不斷擴張,在全世界成功復制;二是公司所做的事情別人不可能復制,具備獨占資源、有品牌美譽、有專利技術、有寡頭壟斷、有市場牌照準入等特征,最終體現為企業的定價權。因此,邱國鷺看好最有定價權的品牌消費行業,如白酒與品牌服裝。
“勝而后求戰,不要戰而后求勝”這是他的第三條投資心得,并且他也強調要“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買贏家”。邱國鷺建議投資前一定要把行業研究透徹,等待行業“內戰”結束后贏家產生后再做投資,他認為白色家電行業的競爭格局則很好的體現了這一條投資心得,“格力與美的06年打敗其他公司后,很多基金公司認為兩家公司市值一樣,今年格力電器漲幅高達40%多,現在格力是600多億,美的是300億左右,贏家這時才產生。這是一個勝而后求戰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他說。
第四條投資心得則是“逆向投資:人多的地方不去”。邱國鷺對同行都追捧的熱門行業比較謹慎,對大家都唾棄的冷門行業試著樂觀。他坦言,目前統計60家基金公司的行業配置,發現目前基金經理把11%的股票資產配在醫藥股,僅把3%配在銀行股。“醫藥行業還沒有解決證券化率的問題,但絕大多數的銀行都已經上市了。”邱國鷺認為,絕大多數人使用的銀行卡都是上市公司的產品,但投資者所使用的醫藥產品極可能是非上市公司生產的藥品,在這種考量因素之下,基金經理11%與3%的資產配置比例是有明顯偏差的。
同時盡管白酒與醫藥行業近期同樣受到塑化劑、食品安全、打假等事件困擾,但邱國鷺明顯對白酒行業依然青睞有加,看中其中的逆向投資機會。邱國鷺指出,雖然短期來看白酒受到塑化劑及庫存的影響,但從長期看,品牌服裝和白酒依然是中國最有定價權的消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