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所以給自己起名叫“cafe跑跑”,他希望能夠在咖啡的世界里隨心所欲地跑來跑去,自由自在地探究和尋訪,最終遇見一杯真正的好咖啡。cafe跑跑的咖啡工作室位于日壇國際收藏的一隅,循著若隱若現的香氣,你總能看到他正在認認真真地制作著一杯咖啡,一副“有咖啡萬事足”的神態。
之前,cafe跑跑覺得咖啡并不是什么必需品,而是一種高檔、小資消費。至于某品牌宣傳的“滴滴香濃,意猶未盡”,cafe跑跑也沒有同感。咖啡跟他的生活并無瓜葛。
直到2006年,一位從事食品行業的朋友帶cafe跑跑進入了咖啡的世界。他是一名咖啡發燒友,曾在云南呆了小半年,深入了解咖啡的每一個環節。cafe跑跑品嘗了他用半自動意式咖啡機制作的espresso,立刻被濃郁的香氣迷住了。“一下子就能接受,味道很厚,喝完后老在回味。”這是咖啡第一次帶給cafe跑跑的驚喜。
cafe跑跑饒有興致地跟朋友學習咖啡制作,他發現用新鮮烘焙的豆子制作的咖啡太不一樣了,這才是真正的“滴滴香濃,意猶未盡”。了解越深越上癮,cafe跑跑開始四處拜訪懂咖啡的朋友,不斷更新自己對咖啡的認識。他陸續添置了各種咖啡器具,除了意式咖啡機之外,虹吸壺、法壓壺、摩卡壺、滴漏壺之類的價格都在千元以內,還是比較親民的。
當時,他正好是某大型社區網站的版主,有了好東西自然要與人分享。cafe跑跑通過網站組織了不少線下咖啡沙龍,大家一起品鑒、交流、制作,鼎盛時,參與者多達五六十人。
cafe跑跑也會開展小型講座,從一些基本的名詞概念講起。比如大家對“摩卡”的認知就比較混亂。cafe跑跑解釋道:“有三種東西都叫‘摩卡’——摩卡豆、摩卡壺和摩卡咖啡。摩卡豆是埃塞俄比亞生產的一種不錯的單品咖啡豆;傳統的摩卡壺是一種鋁制的咖啡器具;而摩卡咖啡則是由意大利濃縮咖啡、巧克力醬、鮮奶油和牛奶混合而成的一種飲料。”不少參與沙龍的朋友都感到收獲良多,不但唇齒留香,更顛覆了以往的一些觀念。
有朋友好奇地問道:“cafe跑跑,你們家的咖啡怎么不苦啊?”cafe跑跑笑著說:“誰告訴你咖啡都是苦的了?”如今多數咖啡館用的豆子都屬于典型的深烘焙,苦味重,焦煳味重。大家喝出來都是一種味道,于是便把“苦”和“咖啡”畫上了等號。還有些咖啡館主要是賣環境,對咖啡就更不講究了。
這份熱愛持續升溫,當cafe跑跑得知了“精品咖啡”這個概念時,才發現更有意思的在后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許多歐洲人是看不上美國人對咖啡的品味。記得有一部電影里,讓·雷諾扮演一名法國警察,來到美國處理公事。在執勤車上,美國同事遞給他一杯咖啡,讓·雷諾喝了一口立馬噴了出來,嚷嚷道:“這也叫咖啡?”
“有趣的是,雖然真正的咖啡傳統是在歐洲,但精品咖啡偏偏是從美國搞起來的。以前大工業時代講究‘快’,后來他們開始精挑細選上好的咖啡豆,分出不同的品級。慢慢從‘快餐’回歸到‘美食’的角度。后來還成立了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制定許多嚴格的標準,比如:香氣、醇厚度、酸度、余韻等。從咖啡的源頭把控,咖啡豆也像葡萄酒一樣講出身、講莊園。飲用時一般不會使用拼配的豆子,而是單一品種,并且不加奶和糖。就像茶一樣,極品的茶當然不會做成奶茶。”cafe跑跑介紹。
大家耳熟能詳的精品咖啡非藍山莫屬。“藍山一定是可追溯,會標出來什么時候烘焙的,生產商、烘焙商分別是誰。牙買加政府授權能使用‘blue mountain’商標的只有7家莊園。”cafe跑跑強調,想要品味精品咖啡細膩而富有層次的口感,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告訴大家豆子的來源、產地、品級、烘焙度、風味特點,用什么水溫沖泡,采用什么手法、工具最好,還有飲用方法……”
如今,中國的精品咖啡市場剛剛興起,空間尚待開發。cafe跑跑特意注冊了微信公共賬號“cafe跑跑”,努力推廣精品咖啡知識,希望更多朋友能夠加入這個行列。至于未來,cafe跑跑希望有機會把精品咖啡與商業項目結合,雖然障礙多多,但他仍堅信此舉善莫大焉。從更深遠的意義上來講,促進中國精品咖啡市場的發展,有助于上游咖啡種植農生活的改善,唯其如此,咖啡產業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一杯極品咖啡應該是怎樣的?一位咖啡大師把它命名為“God Shot”,cafe跑跑的理解就是“神來之筆”。大師說,一般做一兩千杯才會出一杯極品咖啡。而cafe跑跑也會繼續在咖啡王國里跑下去,尋找那杯真正的好咖啡。
(編輯·麻 雯)